文档介绍:税务稽查取证与笔录制作规范
稽查证据理论与实务
稽查证据理论分析
稽查证据实务分析
Date
2
税务稽查证据理论分析
稽查证据的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
稽查证据的属性
稽查证据的种类及要求
稽查证据的证明对象
稽查证据的录音,录下了陈某全年的销售额及有关产品的销售价格。第二天,税务机关再派工作人员张某和李某着装到陈某处,并口头告之他们是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之后对陈某进行询问说,我们昨天的谈话已经录音,你若实事求是交代,我们可以不罚你。否则,我们将把你交给公安机关。陈某便称自2001年11月~2002年12月底,自己在家中雇佣工人从事柳编加工销售业务,销售额累计达32.8万元,已经领取了营业执照,但没有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证和缴纳税款。
Date
13
程序的价值
1、提高法律公正的直观度和认同度。
2、控制权力的滥用。
3、增强法律的理性,体现法律的文明精神。
4、体现执法的规范性。
米兰达规则: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请律师,如果没有钱,国家会为你指定一位。
毒树之果理论
Date
14
2003年3月,某县国税局稽查局对纳税人A公司2002年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论为该公司少申报税款5万元,决定按《征管法》第63条补税5万元,加收滞纳金1万元,。同年5月,有人向市国税局稽查局举报该公2002年度有偷税行为,市国税局稽查局检查结论为该公司偷税7万元,。同年12月,省国税稽查局又抽查到该公司,检查结论为该公司偷税10 万元,决定再补税3万元,。该公司起诉到法院,并要求税务机关解释哪次检查结论正确?
Date
15
案例涉及的程序及相关问题
对同一纳税人检查的次数是否应有限制?
若要启动第二次检查程序,是否应有前提条件?
若要启动第二次检查程序,应有哪些程序的规定?
产生复查结论与原查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Date
16
稽查证据的种类及其要求
物证
书证
证人证言
当事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视听资料
对稽查底稿的认识:稽查人员在稽查过程中形 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对专家意见的认识
Date
17
稽查证据的证明对象
当事人的违法事实
执法程序的合法性
执法的公正性
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Date
18
稽查证据的证明要求
确实:对证据的质的方面的要求。
充分:对证据的量的规定。
Date
19
2003年2月,某市稽查局在对新华电脑公司进行检查时,查出该公司少缴已代扣的2002年6月份个人所得税5000元。并对该公司罚款5000元。证据有该公司财务部门绘制提供给稽查局的全体职员的工资表一张,《税务稽查底稿》(记载已代扣的6月份的个人所得税额以及稽查人员的初步结论),该公司已向税务局交纳已代扣的6月份个人所得税凭证复印件。
Date
20
2003年6月,某市稽查局在对本市A建筑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挂靠该公司独立承包的第一工程队在四年内多次承建甲单位建筑工程而未申报纳税。由于该工程队帐目混乱无法确定其所得,稽查局便对其核定征收。核定的应纳税所得率为10%。而应纳税税所得额的依据是甲单位财务部门付款给工程队的说明:99年付200万、2000年付400万、2001年付600万、2002年付500万。因此,稽查局对工程队作出了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Date
21
2004年11月,某县地税局稽查局对三维设计院2003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2003年度采取收入冲成本的手段偷税,其中5月份申报收入87200元,还有一笔直接收取的现金收入4000元未计收入而造成偷税。
问:认定纳税人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Date
22
证据充分性的标准
刑事案件最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
行政最低标准:明显优势证据
民事案件最低标准:高度概然性或证据优势
Date
23
某市国税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某一销售手机的公司具有偷税行为。稽查局工作人员通过初步检查该公司的账簿等资料、银行账户、申报纳税的资料,发现该公司几乎处于停业状态。稽查局工作人员还根据其他线索发现,该公司销售员张某的个人账户有大量资金往来,通过对张某进行询问,他承认这不是他个人的账户,而是公司的体外循环账户。再通过对该公司会计、财务主管、总经理进行询问,他们也都承认这一事实。稽查局认定该公司具有偷税行为,并认为已达到犯罪标准,经批准,决定移送司法机关。但公安机关要求稽查局进一步调查该公司把手机卖给哪些客户,稽查局无法查清,应如何处理?
Date
24
有一个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