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结核病防治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9页
一、流行特点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9页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人145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新发结核病人数占导、强化期督导和全程管理。对初治和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对涂阴肺结核病人采用强化期督导。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9页
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指在病人治疗的全过程中,病人的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或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督导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抗结核药物,它是保证病人全程规律用药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在定点医疗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也应按照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的要求进行治疗管理,并做好记录工作。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9页
强化期督导指在病人治疗的强化期(一般为2-3个月),病人的每次用药采取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管理,继续期采取全程管理方式治疗管理,主要用于涂阴病人的治疗管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9页
全程管理指在病人治疗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督促病人在自服药的情况下,完成全疗程的治疗,以保证治愈率。
一是对肺结核病人进行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病人治疗的自觉性和顺从性;
二是督促病人定期到结防机构门诊取药和按要求送痰检标本;
三是在病人治疗期间,结防机构的医护人员要定时进行家庭访视,核查病人家中的剩余药品量了解病人的服药情况。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以保证病人联合、规律、适量和全程的完成疗程。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9页
四、控制策略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9页
(一)早期的控制策略
(1)管理传染源
1、对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应该严格隔离,待痰菌检查两次阴性,病灶吸收,方可解除隔离。
2、化学药物治疗是降低结核病患病率、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是辅助性的治疗手段。
3、对病牛和牛乳制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结核病从病畜传染到人类。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9页
(2)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病人的隔离消毒,最好让病人独居朝阳或通风条件好的房间,室内不能潮湿。病人的餐具、寝具独用,餐具应该煮沸消毒,要及时处理患者的痰等排泄物。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9页
(3)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接种
随着艾滋病人的不断增加、结核耐药菌株的增多,接种结核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预防意义重大。
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时要求接种卡介苗,每隔4~5年对PPD试验转阴者进行补种;对边远发病地区进入高发病区的外来人员,PPD试验阴性者必须接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9页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针对感染结核菌但没有发生结核病的人群,特别是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儿童、老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各种因素造成的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给予抗结核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从而防止发生结核病,其目的是尽可能杀死体内感染的结核菌,减少带菌量。 对所有感染者进行药物预防是不可取的,因为感染结核菌的人不一定就会发病,而且发病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对一些重点的人群和特殊对象进行药物预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9页
3、一般预防
通过结核病健康教育和结核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增强病人对治疗管理的依从性和社会责任感,让病人懂得有病就应该尽快进行治疗。提高人们尤其是高危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保持合理的饮食,居住场所保持干燥并开窗通风。让群众了解结核病的有关知识,一旦有结核可以症状,及时去结防机构诊治。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9页
4、对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宣传教育,以早期发现病人并给予彻底治疗,这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检查对象为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包括初治和复治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包括与阳性病人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和同学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9页
检查程序
(1)以指定的结防机构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为线索,调查询问其密切接触者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并填写在病人病案密切接触者登记表上。
(2)结防机构人员对新登记的阳性病人需进行有关密切接触者检查重要性的宣传教育,请病人将宣传卡转交给密切接触者,并通知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到指定的结防机构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到病人病案密切接触者登记表上。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9页
(二)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控制结核病人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