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3
工程概况 3
深基坑概况 3
大基坑及桩基概况 3
坑中坑概况 3
岩土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 8
E座主楼区域基坑剖面划分示意图
E座主楼区域基坑1-1剖面图
E座主楼区域基坑2-2剖面图
E座主楼区域基坑3-3剖面图
E座主楼区域基坑4-4剖面图
F座主楼区域基坑剖面划分示意图
F座主楼区域基坑1-1剖面图
F座主楼区域基坑2-2剖面图
F座主楼区域基坑3-3剖面图
F座主楼区域基坑4-4剖面图
本工程基坑大面积土方开挖及基坑壁支护工作已由前期业主分包单位完成,已开挖至-,低于-。
岩土地质及地下水位情况
深基坑地质情况
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图纸,E、F座塔楼区域由标高--。查地勘报告本工程开挖区域地质情况如下:
E座塔楼坑中坑根据地勘报告相关的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布为:①-1 素填土;②淤泥或淤泥质土;③-1粉质粘土;⑤残积砂质粘性土;⑥-1全风化花岗岩;E座塔楼区域坑中坑开挖区域地质主要为③-1粉质粘土。
F座塔楼坑中坑根据地勘报告相关的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布为:①-1 素填土;②淤泥或淤泥质土;③-1粉质粘土;⑤残积砂质粘性土;⑥-3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F座塔楼区域坑中坑开挖区域地质主要为⑤残积砂质粘性土及⑥-3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具体见下图:
E座深基坑开挖断面地址剖面图
地下水情况
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孔隙潜水,另一类为孔隙-裂隙承压水。
(1)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下段,主要受大气降水下渗及相邻含水层内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地下水通过蒸发及地下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
因东侧海沧大道建设,基本阻隔了该地下水与东侧海水的直接水力联系,但也可能存在局部渗水通道。经观测,地下水位不受海水潮汐波动影响,该层地下水与海水基本上不存在直接的水力联系。
场地西侧为35#地块,基本上阻隔了其西侧的海沧内湖水与本场地该层地下水的直接水力联系。
由于场地三面环水,虽然场地内上层的孔隙潜水与周边地表水体(海沧内湖及东面海域)没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但通过缓慢的渗透作用,地下水水质受影响的程度很大。
~,~;~,~。水位受季节性影响,有一定的波动,,,。
(2)孔隙-裂隙承压水:该地下水赋存于中砂④-3及基岩风化带的孔隙~裂隙中,主要含水层为中砂④-3,其次是强风化层,次之为全风化、中风化层。地下水受同类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根据地层透水性及水质分析试验结果综合评测,地下水与海沧内湖及东面海域的地表水无密切的水力联系,但湖水及海水通过长期的渗透作用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水质。承压水位基本上不受季节性影响。
周边环境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深基坑主要-,其中E座深坑东侧、南侧、北侧为裙楼基坑,西侧距离大基坑支护桩约15m,东侧距离大基坑支护桩约60m,北侧距离大基坑支护桩约120m;南侧为本工程下基坑临时道路。 F 塔楼深坑西侧、南侧为裙楼基坑,北侧距离大基坑支护桩约25m,东侧距离大基坑支护桩约29m;
目前本工程大基坑支护桩已基本完成, E座桩基施工已完成;F座人工挖孔桩现在尚未施工完成,待本区域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成后,插入坑中坑开挖施工。
本工程西侧、北侧为东屿村及34#地块空地,东侧为海沧大道,南侧为37#地块。
周边管线:基坑四侧为规划道路,暂无市政管线。
施工总平面布置
详见附图
编制说明及依据
编制说明
36#地块E座、F座主楼区域基坑土方开挖深超5m,为保证主楼区域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编制本方案。
编制依据
1、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6#地块)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
2、《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6#地块)E、F座施工图纸》;
3、《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6#地块)E、F座基坑二次支护设计图纸》;
4、施工现场踏勘实际情况。
5、我国现行的最新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
6、《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