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抗疫精神观后感个人心得2
他们不是不胆怯 ,但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务前,全部人都可以后退 躲避,但医者使命和责任感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向前;他们不是不想家,但为了万家安静,他们必需守在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他们不是不喜爱自由,但在全民抗“疫”的路上,只有他们的坚守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疫情面前,他们不一样,不能做曾经寻常的小事,但又都一样,都身在抗“疫”战场!
他们不再是17年前的他们,他们依旧是逆行奋战的他们。17年前,非典爆发,67岁的钟南山站出来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他重新披甲上阵;17年前,7个昼夜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17年后,10个昼夜“火神山”正式交付,24小时,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变身“方舱医院”;17年前因为SARS,高考选择了临床医学的广州医科高校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17年后,他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17年前,曾倾尽全力奋战在全国抗击“非典”一线的战士,在17年后的今日再次毅然请战……17年前和17年后,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薪火相传。17年前的那些坚毅的身影又再一次显现,他们在抗“疫”战场自告奋勇,逆行奋战,在危难中坚守,用行动彰显抗击新冠肺炎的必胜决心。
他们不再是父母 儿女,他们依旧是守护万家安静的他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只因一声呼吁,一纸通知就到岗到位。他们告诫全部人不要外出,也有亲人牵挂,但却义无反顾走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排查 去宣扬。他们就是广阔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是群众和组织的联络人,也是静默无闻的“战疫人”。他们没有警服 救援服 隔离衣,只有一支最一般的口罩和一张村民都熟识的面孔,每天走街串户排查信息,变身“代购”“送菜员”“大喇叭”,将“为人民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他们顾不上照看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们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废寝忘食,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守好社区第一道“防波堤”。
他们不再是出入自由的他们,他们依旧是酷爱生活的他们。这一段时间,是全国人民经验过的一个最难熬的春节假期,对武汉人来说更是如此。在武汉“封城”后,武汉人民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选择了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 环境最困难 挑战最严峻的地区唱响国歌,为武汉加油,为自己打气。“方舱医院”的患者们在空闲时间,拼魔方 做操 读书 打拳 和医护人员一起跳广场舞……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这些都传递出武汉人民的乐观和誓将战胜疫情的坚毅决心,他们英勇面对严峻的疫情,面带笑容,迈向春暖花开。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如今各路英雄相聚,力气相汇,信任他们完全有实力以最快速度 最小代价来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成功。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抗“疫”战场上,有人剪去长发,有人整理行装,有人立下铮铮誓言……他们都不一样,又都一样,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他们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凝合起全民战“疫”的磅礴力气!
抗疫精神观后感个人心得3
2022年在我们期盼下拉开了序幕。本该是万家团聚,快乐喜庆,殊不知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喧闹非凡的生活;本该车水马龙的街上却略显冷清,寥寥无几的行人裹得密密层层的,还戴着口罩。这一切,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
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