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1 / 121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24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写】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一、屠宰车间生产由车间主任负责安排。
二、车间全部人员按规准时间上靴、工作帽等放到衣柜内。禁止衣着工作服、消毒靴、戴着工作帽出厂。
四、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外来观光人员应有公司内部人员陪伴,穿上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
五、进出生产车间人员和进出厂区的车辆一定经过消毒池中经过,逗留时间不小于10s。
六、车间内禁止抽烟、饮酒、饮水和随处吐痰。
七、每日生产完成,一定对工具、器具、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冲洗、消毒。对生产场所和包干区的卫生地区进行打扫、冲洗、消毒。
八、每周进行一次大打扫,完全打扫、冲刷地面、排水渠和四周墙壁,不留卫存亡角。
九、接触肉品的工具、器具、设备和车辆,在消毒后一定用饮用水完全冲刷洁净,除掉残留药物后,方可使用。
十、换衣室、淋浴室、走廊、卫生间及公共场所要每班打扫、冲洗,保持洁净卫生。
十一、生产车间和其余工作场所的荒弃物一定随时清理,并实时用不渗水的专用车辆运到指定地址进行无害化办理。
十二、按期进行灭蝇、灭蚊、灭鼠等除害工作。
十三、植树栽花、绿化厂区、创立园林化工厂。
消毒管理制度
一、生产部设置特意的消毒物件储蓄间,装备必定数目的常用消毒药品和消毒器具。
二、消毒药品和消毒工作须有专人保留和负责,防备之外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消毒时间:平时性消毒、按期消毒、完全性消毒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6 / 126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1、平时性消毒:每日或每次工作完成,对卸鸡月台、装鸡笼、过道、生产车间,及工具、器具及运输车辆进行惯例消毒。
2、按期消毒:每年的一、四时度一般每周进行全场消毒一次,
二、三季度应增至每周到场消毒两次。
3、完全性消毒:对发生疫情或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烈性传得病时,应立刻封闭现场并进行完全性消毒。
四、消毒要求:
1、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每日改换一次,保证消毒液浓度,做到有效杀菌消毒作用。
2、配制消毒液时,用量和浓度一定正确,随配随用。不得任意对不一样的药品混淆配制,防备发生不安全事故。
3、被消毒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消毒液接触,不可以边消毒边冲刷,造成消毒液的浪费,同时影响消毒成效。
4、消毒液必定要搅拌平均,喷洒一定全面到位,不留空白点。
5、在消毒时一定衣着工作衣、手套、口罩、胶鞋等防备用品,注意人身安全,消毒器具使用后实时冲洗洁净。
生鸡进厂查收制度
一、活鸡进公司后,检疫人员要向送鸡人员讨取产地动物防疫监察机构开具的检疫证明、运输车辆消毒证明。盘点生鸡数目,经认真察看未见异样,货证符合予以卸车。
二、卸车后检疫人员一定逐只察看活鸡的健康状况,健康鸡赶入待宰去,可疑鸡赶入隔绝区;病鸡和伤残鸡送入急宰间办理。发现烈性传得病的应实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三、对查出的可疑鸡,经过饮水和充分歇息后,恢复正常的能够赶入待宰区,症状仍不见缓解的送往急宰间办理。
四、调入的生鸡一定从非疫区采买,并有有关的证明。
五、生鸡宰前一定经瘦肉精检测合格后,方可宰杀。
肉品质量检验人员岗位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7 / 127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肉品质量检验是保证肉质量量、防备人畜共生病和动物自己各种疾病流传的重要环节。检验人员应以《生鸡屠宰管理条例》、《生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12 / 1212
屠宰车间管理制度
鸡屠宰产品质量检验规程》、《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简称“四部规程”)等法律、规程为准则,认真执行肉品质量检验工作职责。
肉品质量检验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检验,以致不合格肉品出厂的应肩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肉品质量检验人员一定持证、佩证上岗。上班前装备好各样检验工具、器具,衣着好工作服进入工作岗位。工作完成,对工具、器具进行冲洗、消毒,并妥当保留。
一、宰前检验
1、宰前检验分为查收检验、待宰检验、送宰检验和急宰鸡检验。
2、查收检验:活鸡进厂后,第一向送鸡人员讨取产地动物防疫监察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经临床察看未见异样、货证符合时准予卸车。
卸车后,检验人员一定逐只察看活鸡健康状况,健康鸡送入待宰区,可疑鸡送入隔绝区,病鸡和伤残鸡送急宰间办理。发现烈性传得病实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3、待宰检验:活鸡在待宰时期,检验人员要进行(静、动、饮水)的察看,检验有无病鸡漏检,并检查生鸡在待宰时期的静养喂水能否按《生鸡屠宰操作规程》(GB/T17236——1998)执行。
4、送宰检验:活鸡送宰前,检验人员还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健康的,签发《宰前检验合格证明》。车间凭此证明屠宰。
5、急宰鸡检验:宰前检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