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膏药制作.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膏药制作.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4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膏药制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膏药制作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第一步. 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 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住火. 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 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 丹炒过头膏药则老. 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 勿慌. 取出冷凉, 自会恢复原色. 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 武火煮翻花, 再改文火, 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 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 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 成珠不散, 为炼油已成注意, 香油即为麻油, 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 吾****惯用黑芝麻油, 油中若掺碱. 不但溢锅, 而且膏药不粘. 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 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 用槐木或柳木棍. 不断顺时针搅拌, 油会上溢气泡, 冒出浓烟, 待烟气稍尽, 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 稍成珠不散, 拿珠擦净水. 用干手试捏, 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 急住火注意; 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 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 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 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 膏药不痒. 第四步; 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 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 . 则再加贵细药面, 注意; 热油加凉药面, 必有溢起, 勿怕. 需一点点加入药面, 急搅拌则无事, 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 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 用竹筷团起, 随布大小, 以竹筷点布之中心. 作顺时针摊一周, 则为膏药已成注意; 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 趁热混和揉均. 搭与高处晒干, 此为浆布已成, 膏药则不渗, 不痒, 贴七天无事. 第六步; 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 遇高度过敏者, 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 既可摊贴黑膏药制作心得先说炒丹: 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 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 便于过细. 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 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 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 这一点非常重要, 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 2. 用油, 很多人的介绍中, 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 即小磨香油. 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 如花生油, 调和油. 大豆油均可. 但土法轧的油不行, 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 3 炸药: 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 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 4. 关于滴水成珠.: 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 其实不然, 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 油聚成一个点, 久久不散, 是为成珠. 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 体会一下. 5. 下丹: 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 再加热一段时间, 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 比较安全, 最好是两人操作, 一人下丹, 一人不断搅动. 防止结底, 同时备一点冷水, 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雾状, 可消除油沫. 黑膏药的老嫩问题黑膏药的过老过嫩, 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往往与气候, 地域, 人为等因素有关, 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 如何有效预防呢? 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 其一, 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 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 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 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 要使油温稳定上升. 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 我用的比例是 1:~, 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 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 比如 10 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 1~ 斤,再经过长达 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 ~2 斤, 最后还剩约 ~ 7 斤左右的药油, 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 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 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 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 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 如何补救呢? 我建议在下完丹后( 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 即进行老嫩试验, 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 不粘手, 一拉有丝, 再拉就断, 手上无油, 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 如果粘手, 太粘, 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 揉捏费力, 太硬, 一拉即断为太老. 太老应加入 1/10( 总量) 的麻油继续熬炼, 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 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 这样会越熬越粘, 总之, 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 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 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 因此要宁老勿嫩. 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1] 使用香油作基质,油药之比 5-3 :1 以没盖药材为好。 2] 炼油要老, 下丹要少。 3] 熬膏不要太老, 太老膏药时间一长粘贴不牢。 4] 膏药太嫩加入老膏补救难免有‘水多加面, 面多加水’之麻烦且膏质不好影响药效, 宜做成条, 撒上滑石粉装袋深埋多日, 用时洗净即可其一, 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