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方案.docx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2/1/16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局部 绿化养护大类. 2
一、草坪 2
二、绿篱、定型植物 2
三、乔、灌木 2
四、浇水 3
五、植物保护区 3
第二局部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4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4
1、白粉病 4
2、黑斑病 5
3、霜霉病 6
4、灰发病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应仔细检查病芽、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应
4
该在病区或病株喷布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喷国光“黑杀〞3000-4000倍,国光“三唑***〞1500~2500倍,“必治〞2000~
3000倍,复配制剂,不易产生抗性,效果好,对病重植株可以再喷
一次,间隔10天左右。
2、黑斑病
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叶片上初为褐色放射状斑点,扩大后病斑圆形,紫褐色,且病斑上发黑色小点,以菌丝体在病
残体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发病最适温度为24℃,在环境潮湿、荫蔽、光照缺乏、通风不良、肥水不当等情况下,都会加重
发病。适温、高温、多雨时严重。每年在梅雨时期和11月份出现发病顶峰。
病原为蔷薇双壳菌,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叶
片受侵染后,叶面出现紫黑色圆形病斑,或不规那么〔放射〕状斑。病
斑边缘为紫褐色或红褐色,放射状。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粒体,即
为分生孢子盘。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
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 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重发生时,
整个植株下部乃至中部叶片全部脱落。
病菌的无性阶段最为常见。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孢子盘为黑色,呈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无色、双胞,两个细胞大小不等。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喷
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潮湿情况下,叶片上分生孢子在 6
5
小时之内可萌发直接侵入。潜育期为 7~10天。在多雨、多雾、多露
天气易于发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衰弱,极易发病。月
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
感病。
防治措施:
①及时剪除病枝残叶,集中烧毁,杜绝病源。
②生长期间可用“英纳〞400~600倍液,“松尔〞500~600倍液,
每周喷一次,喷两到三次。
3、霜霉病
霜霉病是养护栽培中较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较普遍,国内、外
均有报道。除月季外,还可为害蔷薇属中的其他花卉。
适宜的温湿度对病害发生较为重要,孢子传播的适宜温度为
10-25℃,相对湿度为 100%。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8℃左右,
温度高于 27℃易失活。相对湿度大有利病害发生与流行。露地栽培
时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 温室栽培时主要发生在春秋季, 因昼夜
温差较大,假设温室不通风,湿度较高,叶缘易积水发病。
病原为蔷薇霜霉,属真菌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该病为害植株
所有地上局部,包括叶、茎、花梗、花萼的花瓣。叶片最常受害,形
成紫红色至暗褐色不规那么病斑, 边缘色较深,有时叶部病斑呈现似被
杀虫剂或化肥灼伤状。花梗、花萼或枝干上受害后形成紫色至黑色大
小不一样的病斑,感病枝条常死亡。花瓣较少受侵,假设受害后出现褐
色病斑。发病后期,病部出现灰白色霜霉层,即为病菌聚生的孢子囊
6
梗和孢子囊。有时该病易与白粉病混淆,但霜霉病粉层常铺满整个叶
片。病菌在患病组织或落叶中或以菌丝在茎部皮层内越冬或生存。 翌
年春条件适宜下萌发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 孢子囊随风传播,产生游
动孢子,自气孔侵入进行初浸染,以潜育期发病后,再产生孢子囊和
游动孢子行再浸染。
防治方法:
①去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
②温室中通风降湿,可减少发病。
③发病初期喷洒国光必鲜 400~600倍,或者国光“银泰〞450~
600倍或25%甲霜灵与65%代森锌按l:2混合后的500倍液,6天
1次,连续3~4次。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喷雾时应均匀周到。
4、灰霉病
发病病症:主要危害花、叶片及嫩枝。灰霉菌侵染芽后,芽变为褐色腐烂状。当花正在开放时被侵害,个别花瓣变为褐色和皱缩状。
病害易发生在没有被采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潮湿条件下和雨季。病害严重时,花器开放受阻碍。冬季,在月季的枯茎上有灰霉菌存在。
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衰弱器官侵入。长江流域6~7月份梅雨季节及开花期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