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doc

上传人:袭人 2022/1/1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暖流,超越了那些无理性的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毛泽东诗词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暖流,超越了那些无理性的网红现象,唤醒了人们内心的人文情怀,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展示出来。
不同于第一季的是,这次大会有一创新之举,那就是在内容中增加了毛泽东诗词,当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大屏幕上出现时,全场共同朗诵,一时间,真正显示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之场景。应该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而且表达了对共和国奠基者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的崇敬。
作为诗词中的瑰宝,毛泽东诗词不是文学史上的一般性继承,比起唐人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对汉乐府的继承,比起王维对晋代陶渊明山水诗的继承,毛泽东的继承是超越性继承,其代表的是新时代对旧时代的超越,蕴含着他对于前人诗词歌赋的理解,蕴含着他为古典诗词注入的新鲜血液。
古文功底深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毛泽东之所以能创作出为世人所公认的好诗词,是与其刻苦阅读大量的中国史籍和古典文学作品分不开的。许多古典诗词他都能熟练地背诵,并能准确解读出诗词背后作者的思想,因而在诗词创作中,对前人成果可以信手拈来,寻章摘句,宛若天成。
比如《贺新郎·别友》一词中的“挥手从兹去”,就引自诗人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毛泽东很欣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和不畏权贵,称赞他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李白一生壮志未酬,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这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才气。毛泽东很喜欢李白的诗风,因此他的诗词中经常会化用李白诗中的词汇,但在描写上却别有一番风韵。如果结合词作背景,《别友》中“挥手”一词,似乎又在革命豪情中掺杂了些许儿女情长,将有血有肉的工农红军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创作风格独特
毛泽东在充分汲取中国古典诗词养分的同时,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诗词创作风格,这与毛泽东诗词是在他所领导的革命斗争之中孕育而生有直接的关系。毛泽东很喜欢秋天,因此在他的诗词中,秋天常被赋予新的意象。
《沁园春·长沙》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在深秋意境之中,作者并没有感受到秋天带来的萧索苍凉之感,反而将湘江描绘得这般晶莹清澈。“漫山红遍”无疑给秋增添了十分亮丽的色彩。头顶“鹰击长空”,水中“鱼翔浅底”,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图画豁然呈现在读者眼前。
《采桑子·重阳》中对秋的描写更是独树一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以战地菊花的分外香为秋天增色,战地的秋天虽不似春日里的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却有比春光更加有生机的寥廓场景,从而衬托出乐观的革命精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毅然决定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抄录了《沁园春·雪》一词赠予柳亚子,柳亚子看完后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