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第1页,本讲稿共31页
定 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是一种妊娠期特殊疾病,多发生在
妊娠晚期,临床上以皮肤瘙ullally BA,Hansen WF.Obstet Gynecol ,57(1):47
Smolarczyk R,Wojcicka-Jagodzinska J,Piekarski P,et a1.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0,89:35
Williamson C,Gorelik J,Eaton BM,et a1.Clin Sci,2001,100(4):363
*
第10页,本讲稿共31页
临床表现
*
第11页,本讲稿共31页
皮肤瘙痒
首发症状(发生率约1/3~2/3)
孕30周左右出现
瘙痒特征
产后迅速消退(1~2天,<7天)
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第12页,本讲稿共31页
黄 疸
发生率约10%~50%
分娩后多在一周内消失
再次妊娠时复发
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第13页,本讲稿共31页
其它症状
失眠、情绪变化
消化道症状:
脂肪吸收不良,轻微脂肪痢
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
第14页,本讲稿共31页
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汁酸增高:胆酸、鹅脱氧胆酸、
脱氧胆酸、石胆酸、熊脱氧胆酸等
血清甘胆酸增高:261ug/dl()
血清胆红素正常或增高 、直接/总>
血清转氨酶正常或增高
*
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
*
第16页,本讲稿共31页
疾病诊断
病史
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和黄疸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血清总胆汁酸增高/甘胆酸增高
血清胆红素正常或增高
血清转氨酶正常或增高
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分娩后黄疸、瘙痒迅速消退,
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
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
对母儿影响
母体:精神压力
影响睡眠休息
产后出血
胎儿:胎儿窘迫
胎儿猝死
FGR
早产
胎膜早破
*
第18页,本讲稿共31页
疾病严重程度判断
*
第19页,本讲稿共31页
ICP的分型-轻型
符合ICP的诊断标准及以下指标
血清总胆汁酸(TBA)< 100umoL/L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9 u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6umoL/L
血清ALT<250u/L
血清AST<250 u/L
,2006,7(5):107-109
*
第20页,本讲稿共31页
ICP的分型-重型
符合ICP的诊断标准及以下任何一项指标
TBA≥ 100umoL/L
TBTL≥ 19u moL/L,DBIL≥ 6umoL/L
ALT≥250U/L,AST≥250 u/L
合并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性
ICP
,2006,7(5):107-109
*
第21页,本讲稿共31页
处 理
药物治疗
产科处理
目的:缓解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 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第22页,本讲稿共31页
药物治疗
*
第23页,本讲稿共31页
1、S-腺苷蛋氨酸(思美泰,SAME)
首选药物
通过甲基化对雌激素代谢物起灭活作用
膜磷脂甲基化可恢复肝细胞膜结构流动性
和Na+-K+-ATP酶活性
通过转硫基途径提供谷胱甘肽、牛磺酸等,
促进胆酸转运,具有解毒和细胞保护作用
*
第24页,本讲稿共31页
腺苷蛋氨酸对ICP的疗效和安全性
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明显降低
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或减轻
能显著改善产妇、新生儿预后,减少早产的发生
未发现药物对母儿的不良反应
*
第25页,本讲稿共31页
2、熊脱氧胆酸(优思弗)
口服: 15mg/kg/d
FDA妊娠期用药分类:B类
妊娠早期禁用
治疗作用和胆汁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而不取决于血药浓度
*
第26页,本讲稿共31页
UDCA作用机制
促进胆酸排泌并抑制其重吸收
拮抗疏水性胆酸细胞毒,保护肝细胞
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其排泌和转化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
其他药理作用:UDCA 可重建胎盘转运胆汁酸的能力,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