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docx

上传人:森林书屋 2022/1/1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1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公司诚信管理制度
目录
一、管理机构与责任
二、法律法例学习规定
三、合同履约与管理
四、产质量量追忆与召回
五、客户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8、对外签署合同,要明确选择纠葛管辖地,并力争选择本公司所在
地仲裁机构或法院。
9、法定代表人或合同包办人应该亲身在合同文本上署名盖印。
10、签署合同,应该加盖单位的合同专用章。禁止在空白合同文本上
加盖合同专用章。
11、凡拥有合同专用章的部门,应做到合法使用、专人保存。技术合
同专用章由诚信管理机构负责保存,如遇工作需要,需携带出门,应
预先办理借用手续,用后立刻送还。
12、合同专用章不得代用,混用。发现利用合同专用章进行违纪活动,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7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4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11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者,依法追查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13、凡遇合同专用章丢失,应立刻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并将本部门批
示建议送诚信管理机构存案, 在当地市级报纸上登载丢失申明, 办理
有关证明资料。
14、合同包办人应将合同的副本一份实时送交本单位财务部门存案,
作为财务部门收付款物的依照。
(二)合同履约管理
1、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合同的执行。合同包办单位、部门和人员具
体负责其订立合同的执行。
2、在执行合同过程中,依据状况的变化,应该对对方当事人的执行
能力进行追踪检查。如发现问题,合同包办人要实时办理,必需时经
单位负责人赞同,可实地检查合同标的状况和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
力。
3、接收标的一定经过严格的查收或商检程序。对不切合制度的标的
应在法按限期内实时提出版面异议。
4、合同结算一定经过本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对合法有效的合同,财
务部门一定在合同商定的限期内结算。 对未经合法受权或超权限签署
的合同,财务部门有权拒绝结算。
5、凡与合同有关的来往文书、电报、电传、信件、电话记录都应作
为履约凭据保存。
6、诚信管理员负责监察检查合同执行状况,准时间次序实时成立合
同签署与执行状况台帐。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9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5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11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三)合同的更改和排除
1、合同的更改与排除由合同包办人以书面形式报合同评审机构审察,
赞同后,赶快与对方签署更改或排除协议。
2、对方当事人作为款物接收人而要求更改接收人时,一定有书面变
更协议。禁止未获得对方当事人的书面资料而凭口头商定向已更改的
接收人发货或付款。
3、我方当事人遇有不行抗力或许其余原因没法执行合同时,应该及
时采集有关凭据,并立刻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当事人, 同时踊跃采纳
挽救举措,减少损失。
4、发现对方当事人不执行或不完好执行合同时,合同包办人应该催
促对方当事人采纳有效挽救举措, 采集、保存对方当事人不执行合同
的有关凭据,实时向诚信管理机构报告。
5、我方当事人因故更改或排除合同,应该实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当事人,说明更改或排除合同的原因和恳求对方书面答复的限期, 尽
快与对方当事人完成更改或排除合同的协议。
四、产质量量追忆和召回
1、为防备发生因重要质量事故惹起危害食品安全的状况,保证受安
全危害影响的放行产质量量追忆和产品召回。
2、追忆与召回均合用于本公司全部原辅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
成品及仓储过程中的产品。
3、成立产品产质量量追忆和召回领导小组,总经理负责产品召回的
全过程,主管副总负责启动召回。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11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6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11 / 11
企业诚信管理学习学习制度
4、生产部门在产品的采买、生产及成品全过程使用适合的表记来识
别产品,使其具备可追忆性。依据生产记录追忆到原辅料增添量、配
料人、配料时间、操作人及工作时间运转状态等。
5、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发运,并保存全部分销方、零售商、顾客或
花费者的信息。负责保证产品销售过程的追忆工作及受安全危害影响
产品的回收。
6、依据《包装记录》可追忆到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