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王斌华教授在全国部分省市双语教学论坛上的讲演(节选) 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王斌华目前,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就全球范围而言,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卢森堡、南非、芬兰、印度、瑞士、德国和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其中,瑞士、新加坡、卢森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三语”教育和“四语”教育。它们在双语教育的办学规格、师资素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非常值得我们比较、研究和参照。界定的比较(一)国外双语教育的界定。“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 bilingual education ”翻译而来。至今为止, 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林林总总的界定,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二)我国双语教学的界定。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因此,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的是,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属性的比较双语教育的属性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双语教育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一)添加性双语教育。添加性双语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其目的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成为双语人才。譬如,加拿大在英语学生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育,以第二语言法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和法语两门语言,成为英/法双语人才。(二)缩减性双语教育。缩减性双语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其目的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譬如,美国对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实施过渡性双语教育,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主要任务是用统一的英语替代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三)我国双语教学的属性。我国双语教学明显具有添加性双语教育的特征。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采用英语(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而不是为了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汉语)。因此,我们不但允许学生使用汉语,而且要继续加强汉语的学习,并且反对把英语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目的的比较(一)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 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 1、加拿大。加拿大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高潮始于 20世纪 60年代,源于魁北克等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分离倾向。加拿大是一个英国文化与法兰西文化共存的社会,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