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家庭暴力.ppt

格式:ppt   大小:3,96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暴力.ppt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2/1/17 文件大小:3.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暴力.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12月2日,杭州、上海、广州、西安、东莞5个城市的数十名女青年在街头上演了一场“受伤新娘”的行为艺术活动,她们身穿“染血的婚纱”向路人呼吁消除亲密关系暴力。她们是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消除性性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12月2日,杭州、上海、广州、西安、东莞5个城市的数十名女青年在街头上演了一场“受伤新娘”的行为艺术活动,她们身穿“染血的婚纱”向路人呼吁消除亲密关系暴力。她们是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消除性性别暴力行动。 2日上午,记者在广州市番禺区闹市街头看到,公益人士郑楚然和梁小门扮演成受家暴侵扰的“受伤新娘”,她们身穿染了血色染料的婚纱、化了一副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特型”妆,不畏寒风细雨,向路人高喊着反对家暴的口号,同时派发倡导反对亲密关系暴力的资料。
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二、家庭暴力的成因
三、家庭暴力的特点
四、家庭暴力的现状
五、解决途径
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联合国在《清除对妇女暴力宣言》指出,家庭暴力是“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待、***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
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
二、家庭暴力成因
从调查分析情况看,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1、由观念错位,贪恋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
2、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品行不端直接引发家庭暴力。
3、严重的男尊思想或女尊思想作祟引发家庭暴力。
4、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家庭暴力
5、从男性遭受家庭暴力袭击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女性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男性,另外一种情况是,女性有了外遇,看男性越来越不顺眼
6、有关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重视不够。
7、我国现行法律尚无配套的比较完善的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缺乏执法监督制度。
8、在法律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许多公民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是侵权行为。
二、家庭暴力成因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
三、家庭暴力特点
1、普遍性和严重性
2、反复性发作
3、形式多样
4、.暴力发生隐蔽,难以防备受害者处于危险环境中 的时间较长,暴力的发生常常不为人所知,暴力发生时受害者常处于无防备状态。
5、反复受伤。
家庭暴力
四、家庭暴力现状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家庭中虐待妻子的现象都十分常见。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据资料统计,目前,;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
明星家暴
家庭暴力
9月5日,李阳的美国妻子Kim在自己名为“丽娜华的MOM”,曝光了一系列关于丈夫向她施暴的图片和文字,一下子把这个著名的英语教育专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李阳的妻子微博曝光受伤的照片,称遭到李阳家庭暴力。网友评论“李阳原来如此疯狂”。对此,李阳一直未作回应,直至前日才在微博承认家暴一事,并向妻子、女儿及公众道歉。
家庭暴力
五、解决措施
一、社工介入
二、法律途径
家庭暴力
一、社工介入
第一级是预防宣传,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反家暴 宣传,建立起群众对家暴“零容忍”意识,
第二级是初级干预,将为初次遭受家暴的居民,提供反家暴的知识和支援,
第三级为危机干预,将对遭受家庭困扰的人士进行长期化的跟踪服务,并提供法律援助和其他相关服务。
家庭暴力
二、法律途径
反对家庭暴力的问题上,中国现行的法律仍有明显缺陷:对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没有明确规定,公安、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存在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的情况。发生侵害行为之后,管不管、怎么管,全靠执法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和良知,没有形成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长效机制,特别是法律机制。
家庭暴力
二、法律途径
其实,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总则部分已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这是中国法律第一次采用“家庭暴力”提法。此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