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第四章诱变剂教学提纲.ppt

格式:ppt   大小:642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诱变剂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nnyoung 2022/1/17 文件大小:6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诱变剂教学提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 诱变剂
凡能诱发生物基因发生突变且突变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和生物化学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包括:
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变剂
诱变剂
第一节 物理诱变剂
第二节 化学诱变剂
第变率高。
6. 航天育种:
利用太空微重力、高能粒子、高真空、缺氧和交变磁场等综合物理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和选择育种研究。
第二节 化学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凡是能改变DNA结构,并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
种类:很多,在育种中常用的诱变剂包括四大类:碱基类似物、烷化剂、移码诱变剂、其它。
特点:
:都是与DNA起化学反应,诱变效应与其理化性质有关。


,其中90%以上是致癌物质或极毒物质。
一、碱基类似物
定义:指一类和天然碱基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既能诱发正向突变,也能诱发回复突变的诱变剂。
掺入诱变剂
类别:
胸腺嘧啶类似物:5-BrU;Brdu; 5-FU; 5-IU
腺嘌呤类似物:2-AP; 6-MP



与辐射线复合处理
接种
培养到对数期
离心
饥饿培养8-10h
加入5-BrU,混匀
(终浓度:25-40ug/ml)
平板涂布培养
使之诱变
挑单菌落
筛选
二、烷化剂
:生物学上的烷化剂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能将其烷基转移给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一类化合物。
最早发现的烷化剂是氮芥子气。
:根据分子中烷基的数目多寡,可将烷化剂分为单功能和双功能的烷化剂两大类。
已知广泛应用的有乙基璜酸乙脂(EES)、***璜酸乙脂(EMS)、硫酸二乙脂(DES)、亚硝基胍(NTG),等。它们有着良好的诱变效应。
3.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
烷化剂主要是通过烷化基团使DNA分子上的碱基及磷酸部分被烷化,DNA复制时导致碱基配对错误而引起突变。
碱基中容易发生烷化的位点。
G-N7、G-O6、T-O4。

(1)对碱基的烷化作用
作用方式
(2)引起DNA双链间的交联
4. 烷化剂的性质
烷化剂的性质比较活泼,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它们大部分半衰期很短(与温度、溶液pH关系很大)。
烷化剂杀菌率低而诱变效应高;极毒!能致癌。
操作中应有防护措施,且小心谨慎!!!!避免接触身体及污染环境。

亚硝基胍(全称:1-***-3硝基-1-亚硝基胍 NTG)
性质: ①黄色结晶,不溶于水,见光易分解。
②有超诱变剂之称。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还能使多基因并发突变。
③。
诱变处理方法:
①菌体用缓冲液洗下制成菌悬液,离心,洗涤(浓度106~107ml-1)
②配制NTG母液:配成1mg/ml(比例:NTG***溶液1ml: 缓冲液9ml)。,。
③诱变处理:参考菌种和终浓度要求,将NTG加入菌悬液,保温一定时间(细菌20~60min)。
④终止反应:用冷生理盐水稀释50倍以上。
⑤后处理:低温离心洗涤除去药液,加无菌水悬浮并做成一定稀释度分离于平皿。或按一定浓度加后培养基于菌体沉淀物中,~2h再稀释分离。
凡接触NTG的器皿必须及时、单独处理。
***璜酸乙脂(又称乙基硫酸甲烷 EMS)
性质:①无色液体难溶于水,不稳定,易水解挥发。
②最佳诱变pH:~
诱变处理方法:
①配制 EMS母液:预冷所需器皿,取10mol/L pH 的磷酸缓冲液中,加盖封口。
②制备菌悬液:培养菌体至对数期,离心洗涤,用缓冲液制成 8ml 菌悬液(107~108ml-1;孢子为106~107ml-1)。
③ 诱变:取EMS母液 2ml 加入以上 8ml 菌悬液中(终浓度为 mol/L ;孢子为 ~ mol/L),处理一定时间(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
终止反应:用 50 倍生理盐水稀释或加入2%Na2S2O3 ,多次离心洗涤。
硫酸二乙脂 (DES)
性质: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很不稳定。最佳诱变 pH
诱变处理方法:
① 2%母液配制:取DES原液 于灭菌试管中,加入少许乙醇使溶解,再加入 pH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