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2,66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pazhuzhen 2022/1/18 文件大小:2.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 (共6题;共12分)
1         ②断其股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④意暇甚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5) 屠夫杀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6)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三、 古诗文积累 (共1题;共6分)
8. (6分) (2019七下·江北期中) 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 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3) ________,弹琴复长啸。
(4)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5) ________,寒光照铁衣。
(6) 《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 《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9. (15分) (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须“自炫求名”
李慧勇
据《晋书》载,有一次,晋武帝召见太守胡质之子胡威,询问:大家都说你们父子清廉,到底谁更清廉?胡威回答:我比不上父亲,因为我父亲的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而我清廉却唯恐别人不知道。可见,相比于清廉本身,对清廉之名的在意程度,折射出不同的精神境界。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跟名利打交道。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立名者,行之极也。”重视名誉,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得到怎样的评价,不仅体现着行为的意义,也有助于激发“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的高远理想,最终以知促行。从这个角度看,名虽“不足以尽善”,却能够“策善”。只要认识得当、正确对待,完全可以让其发挥正能量,成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原动力。
对于求取名利,人们多有议论,看法不一而足。现实中,往往存在两种观点取向。一种属于“消极”型,专注事业、严于律己,不求名反而得名。从放弃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创造丰硕科研成果的黄大年,到舍小家顾大家、隐姓埋名30年的黄旭华,他们淡泊名利、勤勉奉献,高尚品质为世人所敬仰。另一种可谓“积极”型,苦心孤诣、锱铢必较,为求名而陷入名缰利锁。比如有些干部,习惯表演作秀、善于自我贴金,实际工作没干出什么成效,宣扬业绩却总能“拉长、吹大、垫高”。两相对照,高下立判。
“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如同“腹有诗书气自华”,“名”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学识、品格、修养等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声名。回望共和国的历史,老一辈革命家不因荣誉遮蔽双眼,“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许光达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谦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微不足道”。他对待名利的“让”与“推”,足以说明美名只会和嘉言懿行相伴,“善修而名自随之”。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个体立于天地之间,是汲汲于一时之得失、蝇头之名利,还是着眼崇高目标、思虑公共利益,最能彰显个人的思想情操。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最终,“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的民谣至今还在云南保山流传。廖俊波“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结果,当地一位老人在门楣贴上“俊波您好”的横批,以表达对这位办实事的县委书记的感激之情。时间不语,却能铭刻实绩与作为。将爱民之情存乎心、为民之责践于行,一个人自会赢得好名声。

哲人有言,名声是条河,能浮起轻飘、空虚的东西,而重实的东西会沉下去。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专注实干、踏实奋斗,这是岁月留给我们的箴言。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02日   04版)
(1)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讲述《晋书》中胡威的故事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求取名利的论述,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告诉我们只要正确认识名利,就可以让名利发挥其正能量。
C . 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述了做人要放弃名声等这些空虚的东西,不图名,不图利的观点。
D . 对于求取名利,作者认为有两种观点:一是不求名反而得名;二是为求名而陷入名缰利锁。
(2) 文中

最近更新

2025年流体力学在液压管路设计中的应用 6页

2025年水稻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17页

有机化学物的分类 25页

2025年曹刿论战练习试题和答案 4页

2025年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6页

2025年新团员入团仪式总结 2页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 12页

2025年提升自身绩效的策略答案解析98分 26页

高考英语时态和语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 30页

保龄球馆装修合同规范文本3篇 56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5-Meeting-your-ances.. 49页

保税区渣土清运合同3篇 47页

2025年年级奥数牛吃草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6页

体育馆露天装饰简易合同3篇 51页

体育馆自动扶梯装修合同3篇 51页

高等数学之一关于矩阵的习题省公开课金奖全国.. 21页

2025年实验报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7页

住宅装修合同终止协议模板2篇 32页

住宅精装修合同样本标准版3篇 55页

2025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6页

2025年司法所先进个人材料--- 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 18页

2025年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20页

2025年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2页

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 37页

2025年八年级物理质量检测卷 6页

2025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解释汇编 39页

2025年会计做假账的方法你不可以学-但你不能不.. 5页

2025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 6页

公共卫生体系在疫情中的响应与调整-深度研究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