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浏览次数 302 次针对当前保密工作的严峻形势, 按照市保密委员会的要求, 结合我单位的保密工作实际, 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 特制定本规定,望大家遵守执行。一、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规定 1 、自觉遵守国家、省、市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信息及本部门秘密信息。 2 、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发布信息,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并建立台帐。科长、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本科室、本单位计算机信息保密负责人,负责本科室、本单位计算机信息保密工作。 3 、涉密计算机网络,不得接入国际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络。 4 、涉及国家及本部门秘密的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内部事项不得在网上公布, 涉及社会安定等敏感信息,一般不能上网。 5 、不得在计算机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上发布、谈论和传播秘密信息,不得利用电子邮件传递、转发或抄送秘密信息。 6 、加强对科室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自觉学****保密知识和法律法规, 提高保密观念, 增强防范意识, 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 7 、对发生泄密信息事件的科室和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规定 1 、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含移动硬盘、优盘、软盘、光盘等)同属于国家秘密范畴,应作为国家秘密切实加强管理 2 、各种涉密磁盘介质在单位统一登记编号,严格管理,逐一标密。涉密优盘、软盘、光盘信息, 不能有意复制, 不得降低密级使用。 3 、涉密优盘、软盘、光盘不准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将涉密载体信息传至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不得将涉密优盘信息以非涉密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外发送。 4 、涉密磁介质维修时,应在指定的定点单位维修,并确保所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 5 、决定报废销毁的涉密优盘、软盘、光盘,需报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实行二人以上监销制度, 个人不得私自销毁或留用, 严禁将待销毁的涉密优、软盘、光盘作不废品出售。 6 、因公外出确需携带涉密优盘,需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密的保密管理措施, 不得携带涉密优盘进行参观、旅游、探亲访友等活动, 不准将涉密优盘私自带至公共场所, 未经批准不得携带涉密优盘参加外事活动和进入境外机构。 7 、发现优盘丢失或涉密信息泄露,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三、笔记本电脑保密管理规定 1 、加强涉密人员尤其是计算机终端设备操作人员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保密技术防范技能及保密法律法规的培训,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密管理制度和作用性强的技术操作规范。 2 、设备外出加强技术防范,日常使用严防违规。笔记本电脑外出存放和携带必须使用防盗锁和超距报警;移动存储介质应随身携带,杜绝随意放置;在日常使用时做到“不违规外联、不违规使用、不违规输出”。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其他无保护环境中使用笔记本电脑。 3 、笔记本电脑内不得长期存储涉密信息。 4 、携带笔记本计算机外出,须经过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四、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1 、禁止在互联网中处理、发布以及利用电子邮件传递国家秘密和其他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2 、凡向互联网上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