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界闺蜜时至今日,有些玻璃天花板仍然牢不可破。至少从表面上看,当当网总裁俞渝已经是位比较中性的女商人了。她习惯穿着中性色彩的职业装, 但她仍然可以想见, 她的男性商业伙伴们经常在玻璃的另一头打高尔夫、蒸桑拿, 可能顺便就谈成了交易。对她来说, 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交障碍。“商界高层是以男性为主的, 要加你一女的, 人家玩得也不爽。但是你不混吧, 脸不熟又怎么办事呢? ”创业十年来, 俞渝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她经营的电子商务领域并不需要她跟客户吃饭来完成销售。她干脆把这类事情交给丈夫、联合总裁李国庆去办。另一方面, 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不定期地在 798 、 Party 上和她的女朋友们碰头。这份闺蜜名单无疑相当有份量——张欣、洪晃、刘索拉、查建英、宁瀛。这个由房地产开发商、出版人、作家和艺术家组成的小圈子, 被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沈昌文戏称为“姑奶奶俱乐部”。她们经常一起“瞎混”:张欣 SOHO 现代城开盘,刘索拉演出。前几年,宁瀛还把一些聚会的影子拍成电影《无穷动》, 从中能看到很多女性主义话题。这样的组合, 要说“风云际会”可能有些夸张, 但是张欣显然非常为她的女朋友们骄傲。“我们都是地道的北京人, 都是少年时期去国外,都是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充满矛盾地成长起来,都爱这个国家。”当年,《华盛顿邮报》继承人凯瑟琳· 格林厄姆把尼克松拉下了马, 尼克松曾经不无刻薄地称她所在的乔治敦女士俱乐部为“一群爱搞影子阴谋的女人”。在中国, 商界闺蜜俱乐部的影响力尚未如此显著, 但是她们的阅历、兴趣还是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 她们之间的交谈不会局限于世俗问题,而会具有某种公共性。 2003 年“非典”期间,一份 450 字的“中国精神宣言”就是在俞渝的生日派对上, 由田溯宁提议, 张欣带头起草和修改, 在洪晃位于大山子的家里出炉的。就着烛光、香槟和饺子, 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一位在场者后来记录说:“最后电闪雷鸣, 大雨倾盆, 好像成为这次讨论一个有声有色的背景。”去年夏天, 张欣潘石屹夫妇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举办庆祝奥运开幕晚会, 默多克、邓文迪、张曼玉和她的建筑师男友都来了。到了后半夜, 最后和张欣一起坐在沙发上聊天的还是这么几位: 李亦非和刘索拉。这三个女人都留着短发,打扮精致,在夜色中熠熠发光。张欣是沙龙女主人, 也是连接文化圈子和商业圈子的核心。洪晃在张欣嫁给老潘之后两个月就认识她了。“国内如果说有一个女企业家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就是张欣, 她很多方面是一个知识分子类型的企业家。”洪晃曾经以撺掇张欣买了一件亚历山大· 麦奎恩的大衣, 至今仍然被视为她给张欣的最好的建议。不过俞渝记得,“张欣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有时候我们吃完饭, 她去洗手间换牛仔裤就下工地了。”她还用“波澜不惊”和“专注”来形容张欣。按照李亦非的说法, 如果真有个《欲望都市》商业版的话, 她自己就是闲话专栏作家凯莉, 张兰是热情开放的公关经理萨曼莎, 张欣则更像工作狂单身律师米兰达。和肥皂剧不一样的是, 在现实的聚会场合, 这些女性从不进行“抱怨式的聊天”, 最不会被谈论的就是男人和爱情。张欣说: “这不是三十岁之后的女人的话题。”她们也很少讨论商业话题。洪晃只有在买房子的时候才会向张欣请教。“万一她谈商业或者投资, 我这些方面资历和知识太浅, 注意力开关就关掉了, 她在说外语呢……和张欣、俞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