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都洛阳.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都洛阳.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都洛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都洛阳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 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 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 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 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 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 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 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以利政令四达, 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 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 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 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 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 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 都城一旦确定, 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自己参照以上标准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洛阳的地形虽然不如西安, 但是也比较险要, 东有虎牢关, 西有函谷关,北面有黄河天险加上邙山之固,南面群山连绵加上伊水环绕,在“冷兵器”时代, 这都是天然的屏障、不用修筑的“长城”。河南地区也是大平原, 土地肥沃, 人口稠密, 粮食产量极为丰富, 而且地处中原的最中心, 四通八达, 交通最为便利, 隋炀帝时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后交通就更加方便了。但是洛阳四周的山川比起西安, 其实不算特别险要。其实西安和洛阳之所以经常作为都城,更主要的是其历史原因。秦朝第一次统一全国, 自己的老家就在西安, 而秦朝被灭后, 西安是天下最繁华之地, 楚汉争霸时也是刘邦的大后方, 民心和统治比较稳固,东汉时迁都洛阳,则是考虑地理位置处于天下的中心。 2. 西汉之所以弃咸阳而都长安原因在于: 1 ,咸阳是秦都,而秦有暴虐之名, 名声不好;2, 咸阳在秦末大起义中被破坏严重;3, 咸阳水咸,不适于大量人口居住。没有都洛阳在于听了刘敬的建议, 洛阳是四战之地, 没有长安的地利, 但洛阳、西安是双子城, 汉唐时代, 洛阳的地位都很重要, 东汉更是定都洛阳。南京是江南的中心,在唐宋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后,地位逐步提高,后来朱元璋定都于此; 北京则是朱棣的封地所在, 更是“天子守国门”的责任所在, 于是他选择定都于此。回答者: wangyitian129 | 四级| 2011-5-13 14:20 楼主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古今有异。汉朝为什么不要咸阳而取长安,首先,楼主知道项羽攻破咸阳后,火烧咸阳城, 汉高祖(刘邦)时恢复取名新城,而那个时候,所谓长安是长安县, 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 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 因此被称为“长安”。后来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 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 200 年) 建造了未央宫后从栎阳迁都至此, 命名为长安城。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 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所以司马迁就说长安是原来的咸阳。从这个意义上说, 汉代并没有弃咸阳而取长安, 而是在原来咸阳的基础上修缮扩建成长安的。刘邦也曾就建都一事问过手下, 因为他也曾属意洛阳, 但是他的下属一个叫娄敬的人和张良都建议他建都关中。后来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 长安所在的关中, 大量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