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脂血症与高脂蛋白血症
总医院查体中心 薛安君
一:概念:
1:高脂血症: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2:高脂蛋白血症:当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hyper/l)
230 160
最高值
血脂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随年龄而增长,至60岁达到高峰,后稍下降;
女性胆固醇稍高于男性,尤其在经前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后较平时为高;
高脂肪餐后常暂时升高,常多进荤食比长期素食者为高,多食动物油或富含胆固醇食物者血胆固醇常增高,多食糖类者甘油三脂常较高;
多种激素、精神因素及药物等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同样影响血脂浓度。
血浆中脂质除游离脂肪酸和白蛋白结合外,其余均与球蛋白结合成水溶性脂蛋白,才能在血循环中运转全身。根据超速离心及纸上电泳或醋酸纤维电泳等分析,可将脂蛋白分为四类:
1:高密度脂蛋白(HDL):即a脂蛋白
2:低密度脂蛋白(LDL):即ß脂蛋白
3: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前ß脂蛋白
4:乳糜微粒(CM)
正常人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其理化特性
脂蛋白 密度
分子大小
化 学 成 分
蛋白质 胆固醇 甘油三脂 磷脂
乳糜微粒 CM <
800—5000
1 4 90 5
极低密度脂蛋白 —
VLDL(前ß)
250—600
10 15 60 15
低密度脂蛋白 —
LDL(ß)
200—250
20 50 5 25
高密度脂蛋白 —
HDL(а)
65—95
45 25 5 25
禁食12—14小时后血中无乳糜微粒,CM仅见于进食含脂的食物后,内含外源性甘油三脂为主,约占90%,颗粒最大,密度最低,漂浮水面,放置4℃冰箱过夜可上浮成奶油样盖;
VLDL主要在肝合成,为内源性甘油三脂,约占60%,颗粒较CM小得多,密度较高,当血浆中含量升高时可使血浆均匀混浊,但不上浮成盖;
LDL系VLDL的降解产物,其颗粒较VLDL更小,密度更高,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不引起血浆混浊,约占50%;
HDL主要在肝和肠合成,颗粒最小,密度更高,主要含蛋白质,约占45%,其次为胆固醇和磷脂,各占25%;
LDL和HDL尚分亚组,LDL可分7组以上;HDL可分为HDL1、HDL2 、HDL3、HDLC等,各亚组的代谢过程、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各不相同
此外,在病理情况下,尚有异常的脂蛋白,如“漂浮ß脂蛋白”,又称“阔ß”(ß-VLDL),,超速离心16小时即行漂浮,纸上电泳表现为“阔ß”带,见于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属家族性)及未控制的糖尿病和罕见的家族性HDL缺乏(Tangier病)。
三:脂蛋白代谢
在概述脂蛋白代谢前应了解有关载脂蛋白(apoprotein简称Apo)、细胞脂蛋白受体和有关的酶。
(一)载脂蛋白:Apo
指脂蛋白中蛋白质部分。
据目前所知已有几十种之多,其中重要的有Apo AⅠ、AⅡ、AⅣ、B48、B100、CⅠ、CⅡ、CⅢ、D、E、F、G、Lp(a)多肽等。其中的AⅠ、AⅡ、CⅠ、CⅡ、CⅢ、EⅠ氨基酸顺序已阐明。
在各种脂蛋白代谢中有不同分布和特异功能,概括起来有下列四种功能:
1:为维持脂蛋白分子结构和理化特性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种脂蛋白代谢中有不同分布和特异功能,概括起来有下列四种功能:
2:与脂质结合后成水溶性物质,方能运转全身,至各组织利用作为细胞结构的成分或产生能量,并维持体内各组织间脂质水平稳定性;
在各种脂蛋白代谢中有不同分布和特异功能,概括起来有下列四种功能:
3:参与酶活动的调节,如
Apo AⅠ为卵磷脂胆固醇转酰酶(LCAT)的激活剂,Apo CⅠ亦为LCAT的激活剂;
Ap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