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word.
3、拔罐
拔罐最直观的原理就是三种:一是反射原理,对里的信息刺激和调整。二是出痧排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软坚散结。三是把新血引过来,把杂质带回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也是排毒。
拔罐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肌肉排毒,那么我们在拔罐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按照经络穴位来处理。哪里有瘀堵,我们就在哪里拔,把杂质毒素拔出来就是我们的目的。把“红癍〞、“紫痧〞都拔没有了,把“黑印〞、“灰印〞都拔成“白印〞了,你就会感觉像变了一个人,浑身轻松舒服,而且一些病症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当然最好买本书,对有关理论及知识和手法有所掌握,但也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书上的穴位处方都是大概,每种病都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做相应调整。在这方面怎样理解穴位呢?大家都担忧穴位找不准,记不牢。其实,对于拔罐来讲,穴位不是我们治疗的具体目标,我们把它理解成为参照标记就好办了。这只是便于我们交流,大家知道大体位置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坚持拔罐?为什么要按疗程拔?肌肉里的杂质毒素排出来了,体器官组织里的杂质毒素就会被血液“搬〞一些到肌肉里,再接着拔,身体里的杂质毒素就会慢慢排出体外,这是一个由外及里、由浅至深的递进过程。也就是说,开场拔出来的是较外的杂质毒素,坚持再拔,出来的是身体里又“搬〞过来的。所以,要坚持拔,尽量把身体里的杂质毒素拔彻底。
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缺乏,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 .
. .word.
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说明此相关脏虚弱,比方在肾俞穴处呈现,那么提示肾虚。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那么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
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根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假设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屡次拔罐。
假设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关于拔罐时间的问题。一般一天拔一次,每次时间30分钟。第一天拔完可以等几天,“罐癍〞消下去后再拔,第二天也可以插空再拔。每次留罐一般5—10分钟,第一边拔完卸罐后,可以插空再拔一次。一般每天拔罐的地方,只针对一个病点。就是说,今天调理颈椎就集中理疗颈椎,最好不要同时再理疗其它地方。因为气血不易分散,拔的地方越多,理疗效果反而不好。
关于拔罐力度的问题。一般开场劲要小,慢慢加劲,以舒服为主。刮痧和拔罐,是个享受的过程。很多人都说疼,说明我们理疗的手法不对。如果感觉痛苦,或者事后感觉疲劳,都说明力度过了或者拔的罐多了。所以,开场的时候,拔罐的个数也要少,随着适应,以后每天再逐步增加罐的个数。加劲也可以是当天随拔随加劲,就是说,过一会就加点劲,再过一会再加点劲。也可以第一天小点劲,第二天加点劲,第三天再加点劲。为什么要加劲呢?因为开场拔出来的是皮里肉外的杂质毒素,由浅至深,要把里的杂质毒素慢慢拔出来,就要一点一点加大拔罐的力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