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目2013).ppt

格式:ppt   大小:16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目2013).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16/8/15 文件大小:1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目2013).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 1: 浙江兴业银行香港分行曾收到一份以 LASALIE NATIONAL BANK, CHICAGO 总裁发来的电传: 有一笔以该银行为付款人的 200 万美元款项已准备妥当,可随时兑现。稍后浙江兴业银行即接到 AB 公司交来的一张以该公司为收款人的 200 万美元汇票,请求贴现。该票表面一切正常,要素齐全,且付款行 LASALIE 是国际性大银行,但出票人 OVERSEAS DEVELOPMENT BANK 则在银行年鉴上查无记录。因此,浙江兴业银行将汇票按托收处理,并立即电询付款行,同时委托卢森堡分行代查出票行资信情况。结果,付款行称并不知悉有该票存在,且该行没有 OVERSEAS 对客户,故不能付款。显然,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伪造银行汇票诈骗案。案例 2广西中行曾接到广西某物资进出口公司送来一张由香港南洋银行开出的即期汇票复印件,金额为 500 万港币。该公司要求银行核对汇票是否真实,并称已与港商陈某签订一批价值 574 万港币的玉器合同。合同规定,卖方受到汇票 30天内交货。该中行核对汇票印鉴相符,但发现押印的汇票金额有涂改痕迹,于是一方面告诫公司“汇票可疑,暂勿处货”;另一方面迅速向南洋银行查询。对方复电称:该行确实开出过此汇票,但金额仅为 2000 港币,而非 500 万港币,而且该港商属资力较小的街边小贩。经进一步查证,该汇票是港商将正本复印后,涂改金额,再次复印交给国内公司,作订货货款之用。案例 3有一自称美籍华商的商人与湖北无线电厂(汇票收款人)厂长一起到某中行要求将一张“ METROPOLITAN BANK &TRUST CO ”开出的金额为 500 万美元并经“ TOKAI BANK LTD ”承兑的汇票办理贴现,以此作为该商人与厂家的合资股金。经银行对汇票鉴定,发现所持承兑行的印鉴册中并无该汇票上显示的“ XX ”签字的式样,于是马上电询出票行和承兑行,先后得到复电,称从未开过此票,也没有承兑过该票,此系诈骗行为。防范汇票诈骗: 1、企业受到外商交来的汇票,应立即提交银行鉴别真伪,在未正式迁,切勿轻易处货或支付费用。 2、银行受理汇票时谨慎审核其真实性 3、银企各方相互配合协作一致案例 4(本票) 某年深圳金田实业股份公司业务员持一张署名香港中南银行开出的金额为港币 1650825 元的本票来到深圳中行要求核对印鉴并付款。银行经办员在审核时发现: 1、手感异于真票,纸质较薄, 2、票面缺少中银集团水印, 3签字笔画不流畅,且与印签不符, 4、签字人之姓名不是盖印或手写,而是打字机打上。为了核对真伪,该中行当即与出票行电话联系,出票行回答“从未开过此票”,并称已有数起伪造本票事宜发生。但遗憾的是,该公司已于前一天将货物交与不法港商,以致蒙受重大损失。案例 5某年河北省中行收到两张由 ALLIANCE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 QUEENSLAND, AUSTRALIA 签发的 180 天远期本票传真件,其中一张金额为 250 万美元,另一张金额为 200 万美元,受票行为该中行。几天后,以客户来该行咨询,声称传真件为其签约前的融资本票样本,如无问题,即寄正本期票做生意。经银行鉴定,发现 1、出票行与该中行总行没有代理关系,且银行年鉴上查无此行; 2、票据文义不清楚,没有标明无条件支付命令或承诺付款文句; 3、票据金额较大,如此巨额融资,对于初次合作的客户,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该中行立即电查悉尼中行,请其协助调查出票行资信。结果悉尼中行复电称该行为一家假银行公司。票据上的电传号是一家公用电信局。至此说明这是一起不法分子利用传真本票骗取国内企业出口货物的诈骗案。案例 6北京某计算机工程公司持一张金额为 2300 万元港币的香港南洋银行支票,来到北京中行托收部要求对外收款。在办理该笔业务中,支票出票人--香港达成贸易公司曾托人找到该托收部经理,称收款人急需用钱,请先给与资金融通付款。托收部经理婉言谢绝了这一要求。在审核支票时发现一些疑点: 1、支票皱褶不平; 2、出票人签字不流畅; 3、支票金额较大, 不合常理。鉴于此,该中行托收部一方面及时向南洋银行办理托收,并在托收面函中注明:收妥作实,如不付款,请即电告。另一方面,提醒计算机公司在此款未收妥前,不可发货。不久,收到南洋银行回电和退票,指出该出票人存款不足,且签字与预留印鉴不符,从而证实这张巨额支票是伪造的,诈骗分子企图以此引诱收款人发货,骗取货物和银行融资,幸而银行及时识破。案例 7广西某外贸公司持一张香港汇丰银行的金额为 50万美元的支票影印件,来到广西某银行要求鉴别真伪,并称“货已备妥,只要支票真实就发货”。银行和银元拿出保存的汇丰银行印鉴册,查阅支票签名,以为相符后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