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禁毒专业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V)
2、 明知是毒品犯罪,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
价证券的, 没收实施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处或并处 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X)
3、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其他毒品
数量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X)
4、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
满五十克或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X)
5、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V)
6、 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
金。 (V)
7、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 制。 (V)
8、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毒原料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V)
9、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X)
10、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 金。 (V)
1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二千克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X)
12、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 度折算。 (V)
13、 从事生产的麻醉药品的人员向吸食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处五年以下有 期徒刑。(X)
15、 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X)
16、 从事使用麻醉药品的人员向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 情节严重的处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V)
17、 非法持有未经灭活的婴粟种子数量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X)
18、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配剂进出境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刑 19、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 罚。 (V)
20、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
(V)
(V)
根据需要, 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V)
金。 (X)
21、 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22、 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23、 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申请材料时,
24、 个人自用购买少量高锰酸钾的,必须备案。 (X)
25、 对许可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一次有效的运输许可证。 (V)
26、 对收缴、查获的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一律销毁。 (V)
27、 麻黄素是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V)
28、硫酸是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X)
29、现场检测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进行。 (V)
30、被检测人员拒绝接受检测的,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 可以对
其进行不检查。 (X)
31、具有二级警员以上警衔及两年以上相关执法工作经历的的人民警察, 考核合格可以担任
吸毒成瘾认定工作。(V)
32、 公安机关委托戒毒医疗机构进行吸毒成瘾认定的, 应当在吸毒人员末次吸毒的七十二小
时内予以委托并提交委托函。 (V)
33、 对许可运输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 3 个月有效的运输许可证。 (V)
34、 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发案单位无需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X)
35、 盐酸是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V)
36、 吸毒检测样本的采集应当使用普通器材。 (X)
37、 现场检测应当出具检测报告。 (V)
38、 现场检测结果应当当场告知被检测人。 (V)
39、 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不得由同一检测机构进行。 (V)
40、 被检测人员拒绝接受检测的,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 可以对
其进行不检查。 (X)
41、 走私鸦片 200 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 10 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
15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X)
42、 依照《刑法》第 349 条的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处 3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于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 (V)
43、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制作和使用的法律文
书。(“)
44、 公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