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庭小账本》是四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题是让学生懂得理财, 学会合理消费, 培养正确的理财观。而本节课家庭小账本, 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社会赋予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的父母为了抚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往往牺牲了自己的好多时间, 放弃了好多个人的爱好。作为子女, 我们应该孝敬父母, 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目前好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体会不到父母赚钱的辛苦, 不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二.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父母挣钱的辛苦。 2 、学习小故事,体验对钱的珍惜。 3 、通过对家庭支出去向的了解,使学生从小养成有计划花钱, 讲究花钱方法的习惯。三. 说教法,说学法在本节课教学中,教法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 并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自己思考,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在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材料, 探究互动的方法, 以材料为探究的内容,联系学生实际, 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思考、交流,从而理解内容。四.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已知创设情境是教学的有效手段, 上课一开始, 我就引导学生同学们! 家里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学生回答: 父母挣的工资, 父母做生意挣的……家里的钱都到哪里了呢?买了生活用品,盖房子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家庭小账本(出幻灯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二)、研究材料,探究互动活动一: 师: 课前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各自家庭收入的小账本。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穿的衣服,吃的水果,用的文具,绝大多数是钱买回来的。那么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1 、先来看书,然后找四名同学分别充当教材中的四名同学,说一说钱的来历。 2、找几名父母工作不同的同学, 说一说家里钱的来历。( 让学生将自己的事例)。 3 、师:询问父母挣钱容易吗?生:不容易。师: 正如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悯农》,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 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的描述,体会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辛勤劳作挣得的。活动二、学生默读《铁匠的儿子与铜钱的故事》。抽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师:前两次铁匠把钱扔到炉里时,儿子为什么不感到可惜生:钱来得容易,没有付出劳动。师:第三次铁匠把钱往炉里扔时,儿子为什么拼命抓住铁匠的手? 生:儿子体会到了挣钱的辛苦。师: 我们同学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 都是父母的心血, 我们要珍惜它, 不能随便浪费它。现在, 家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