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4,16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儒林 2022/1/19 文件大小:4.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 / 18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将青铜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B.可以用船尾连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C.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D.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7 / 18
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①、与电源本连的两个电极;
形成条件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池原理
电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
概念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
电极反应:
原理: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谁先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阴离子还原性 S2->I->Br->Cl->OH->SO42-(含氧酸根)>F-
阴极:阳离子氧化性 Ag+>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
电子流向 e- e-
移 向
阳离子
氧化反应 阳极 阴极 还原反应
移向
阴离子
反应原理:4OH--4e-=2H2O +O2 Cu2++2e-=Cu

电解质溶液电解

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总反应:2CuSO4+2H2O 2Cu+2H2SO4+O2↑
☆规律总结: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
放电顺序:
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惰性电极时: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9 / 18

电解质水溶液点解产物的规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实例
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复原
分解电解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HCl
电解质
减小
增大
HCl
CuCl2
---
CuCl2
放H2生成碱型
阴极:水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NaCl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
增大
HCl
放氧生酸型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
阳极:水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
减小
CuO
电解水型
阴极:4H+ + 4e- == 2H2 ↑
阳极:4OH- - 4e- = O2↑+ 2H2O
NaOH

增大
增大

H2SO4
减小
Na2SO4
不变
上述四种类型电解质分类:
(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
(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化物除外)
(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1.如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9 / 18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Y电极
A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正极
AgNO3
D

石墨
负极
CuCl2
2.电解100 mL含c(H+)= mol/L的下列溶液, mol电子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