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最近一段时间, 利用空闲, 我粗略地读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它是上一世纪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同拉萨尔主义斗争的产物。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 批判了在哥达城拟定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 草案)》, 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是继《共产党宣言》以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纲领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 是反对修正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至今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00年10月1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 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 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 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新问题,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 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脑力劳动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新世纪里, 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日益提高,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在《哥这纲领批判》的第一章中, 马克思首先揭露哥达纲领所说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其要害是避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根本, 抹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劳动只有具备物质条件并作为社会劳动, 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哥达纲领还把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作为它的第一个口号, 使人们围绕分配兜圈子, 以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作为奋斗的目标, 而不通过革命改变生产方式、铲除资本主义这个祸害。这些都同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当今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公平”和“福利国家”等,其共同特点还是在分配上作文章, 充其量只可能减轻一点病痛而根本不指望祛除病根。马克思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之后才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 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 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是指仅仅靠劳动是不能创造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