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doc

上传人:mxh2875 2016/8/1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乡村旅游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内容与活力; 下面是有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欢迎参阅。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1 此次参加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赴杭州开展的教学活动,感到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内容丰富多样, 让学员开阔了眼界, 收获了知识, 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 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连续 11 年被评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优胜单位, 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了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杭州发展新思维》和杭州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杭州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 感慨万千, 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 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实现。一、美丽乡村建设要汇集各方力量,确保整体推进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 工作体制机制健全, 政策体系全面完善, 工作措施得力有效, 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 、健全组织机构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01X 年,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 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 、完善政策体系 xx 年以来,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 具有丰富的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 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 、保障财政投入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 10 亿元, 其中, 中心村建设 4 亿元、精品村建设 3 亿元、三江两岸整治 2 亿元, 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 5700 万元。按照区县市 1: 1 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 2500 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 1000 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 800 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 100 万元, 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 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 150 0 元、 800 元和 30 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给予创建村 30% 、 20% 、 10% 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 700 万元、 500 万元、 350 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 50% 配套。 4 、合力整体推进一是县市联动。坚持市级为指导主体、区县为责任主体、乡镇为实施主体、村为创建主体,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二是部门推动。按照政策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标准不变、成果共享的要求, 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与资源,土地综合整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农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设、庭院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水改厕、设施农业等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三是社会互动。鼓励快递回归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申通公司先后出资 50 万元建设桐庐县钟山乡子胥村申通大道,出资 500 万元帮助建设老年活动室、老年食堂,出资 500 万元帮助 20 户困难农户建公寓房。四是农民主动。像富阳大源镇砚口村支书盛永华,舍弃年收入 10 万元的水泥厂,并将厂房地块以 80 万元的低价出让给村集体,建设美丽乡村。建德市李家镇沙墩村支书杨树平, 带头拆除二层半、 300 平方米的大楼, 主动后移 16米, 推动了村里 9 户人家拆除 10 多间平房。二、美丽乡村建设要紧贴民生实际,形成独特模式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源于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10 年来得到了不断深化。从村村通路、通邮、通水开始,到现在村村通网、通商; 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民个人投放、村里集中收集、乡镇承担运输、县市负责处理; 农村普遍建起了集停车、运动健身场、晒场、红白喜事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 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