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暑温.ppt

格式:ppt   大小:655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暑温.ppt

上传人:rabbitco 2016/8/17 文件大小:6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暑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第十章第十章暑暑温温成都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请单击播放请单击播放按按 ESC ESC 鍵退出鍵退出 2概述概述 1 1、概念: 、概念: 暑温是指发生于暑温是指发生于夏暑季节夏暑季节,因感受,因感受暑热暑热病邪病邪所致,初起以所致,初起以阳明胃热证候阳明胃热证候为其主要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急性外感热病。。 3 ??2 2、、特点特点: : ??①①季节特点:发生在暑气当令的夏季, 季节特点:发生在暑气当令的夏季, 一般在夏至到立秋节气。大约一般在夏至到立秋节气。大约 6 6月下旬月下旬~9 ~9 月上旬之间。月上旬之间。??②②病因特点:暑热病邪病因特点:暑热病邪??请大家回忆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请大家回忆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发病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易夹湿发病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易夹湿邪为患邪为患 4 ??③③证候特点证候特点: : ??初期初期:阳明胃热炽盛(高热、烦渴、:阳明胃热炽盛(高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汗多、脉洪等)。??中期中期:易见伤津耗气,甚则津气欲:易见伤津耗气,甚则津气欲脱的危象,暑热久羁,易化火生痰, 脱的危象,暑热久羁,易化火生痰, 动风闭窍。动风闭窍。?? 5 ??末期末期:多表现为暑热渐退,津气两:多表现为暑热渐退,津气两虚,若正虚余邪留恋,则可见阴虚内虚,若正虚余邪留恋,则可见阴虚内热或虚风内动之征。甚则可致机窍, 热或虚风内动之征。甚则可致机窍, 筋脉失利的严重后遗症。筋脉失利的严重后遗症。??④④发病特点:起病急骤,传变迅速, 发病特点:起病急骤,传变迅速, 病情较重。病情较重。 6 2 2、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①①《《内经内经》》中有病暑之名: 中有病暑之名: 如如《《素问素问. .热病论热病论》》曰: 曰: ““凡病伤寒而成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为病暑。””②②汉,张仲景提出了自己对暑病病因、汉,张仲景提出了自己对暑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看法。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看法。如如《《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中说: 中说: ““太阳中热者,暍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参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参汤主之。汤主之。”” 7 ??③③晋,王叔和承内经之说,把暑病作晋,王叔和承内经之说,把暑病作为伏气温病看待,认为暑病热重于温。为伏气温病看待,认为暑病热重于温。??如如《《伤寒序例伤寒序例》》说: 说: ““中而即病者,名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与肌肤, 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即重于温也。者,热即重于温也。”” 8 ??④④宋代不少医家把夏暑之病分为宋代不少医家把夏暑之病分为““伏寒伏寒而发而发””及及““感暑而发感暑而发””两类。两类。??如陈无择指出如陈无择指出““冬伤寒至夏而发者为热冬伤寒至夏而发者为热病,夏间即病者即伤暑,二者不同。病,夏间即病者即伤暑,二者不同。 9 ??⑤⑤元,戴思恭在元,戴思恭在《《丹溪心法丹溪心法》》中提出中提出了暑邪伤人有冒暑、伤暑、中暑的不了暑邪伤人有冒暑、伤暑、中暑的不同,从而使暑病的分类及证治更趋全同,从而使暑病的分类及证治更趋全面。面。??““暑乃夏日炎暑者,盛夏之气著人也, 暑乃夏日炎暑者,盛夏之气著人也, 有冒、有伤、有中三者也,有轻重之有冒、有伤、有中三者也,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辨。分,虚实之辨。”” 10 ??⑥⑥清,人们对暑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清,人们对暑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如吴鞠通在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首次提出中首次提出了暑温的病名。如他说: 了暑温的病名。如他说: ““暑温者,正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叶天士更明确了叶天士更明确了““夏暑发自阳明夏暑发自阳明””及及““暑暑必兼湿必兼湿””的见解。突出了暑病的病理特的见解。突出了暑病的病理特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