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ppt

格式:ppt   大小:1,29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2/1/20 文件大小:1.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车库防排烟设计.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页,共41页。
第二页,共41页。
地下车库防排烟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城市汽车的拥有量成倍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的增长,由于地价昂贵,许多城市的新增汽车库均以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部的地下车火灾,由于灭火进攻路线少,能见度很低,通信受屏蔽,扑救工作将十分困难。如2008年12月26日无锡市镇巷的地下车库火灾,由于火灾现场能见度非常低,消防员进出车库几次才将火势控制住。
(1)侦察中,消防人员很难直接观察到起火位置及燃烧状况,给火场指挥决策带来很大困难。
(2)地下车库出入口少,灭火进攻路线少,而且高温浓烟会从部分出入口大量涌出,消防人员一时很难进入车库内,实施内攻灭火。
(3)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源中断,事故照明照度有限,浓烟造成能见度很低,消防人员开展侦察、救人、灭火等行动将十分困难。
(4)由于地下的屏蔽作用,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无法正常使用,给火场通信联络造成很大障碍。
第十四页,共41页。
地下车库火灾的灭火措施
根据地下车库火灾的灭火特点,火场指挥员应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周密细致地组织火情侦察,迅速疏散人员和处在火势威胁下的汽车,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
火场指挥员通过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以及组织侦察小组深入地下车库内部侦察等方式,迅速查明火场情况:有无人员被困,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以及疏散的途径,地下车库的结构、规模、车辆停放形式、车型和数量,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可供车辆疏散和灭火的进攻通道;期货部位,是车辆着火还是附设房间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势蔓延发展方向,车库内有无固定灭火设施,是否已经启动,控制火势的成效如何等。
第十五页,共41页。
地下车库内的汽车着火,消防人员应加强对人员和车辆的疏散。
(1)人员疏散:坡道式地下车库和复式地下车库,由于地下车库内有时会有人员停留,因此,当侦察确认有人后,应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和疏散,并卒子力量控制火势,以掩护救人行动;机械式地下车库由于车辆停放由机械设备操作,地下车库内无驾驶人员,但要注意是否有车库工作人员被困,确认有人也应该全力抢救。
(2)疏散车辆:疏散和保护车辆,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减少火灾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火场指挥员应在灭火作战预案的基础上,与单位负责人共同决定疏散方案,明确分工,分头负责。
地下衬裤发生火灾,浓烟高温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干扰和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排烟措施,来强化排烟实效。如果车库地下一层有采光窗(孔),可打开或破拆,进行自然排烟。尽可能利用地下车库的机械排烟系统,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机械排烟。也可利用移动排烟设备,乳排烟车、排烟机等进行排烟。但要注意当车库有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应以下风口作为排烟口,其他出入口作为送风口,另外,根据火场需要,可使用喷雾水或高倍数泡沫进行排烟。
第十六页,共41页。
(1)内攻灭火:确定进攻路线,由外部迅速铺设水管,从上风方向的出入口攻向燃烧部位,出泡沫或喷雾水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对受火势威胁的车辆进行射水保护,重点是冷却燃油箱,防止燃油箱爆炸,扩大火势蔓延;在灭火的同时,应在燃烧车辆的上部部署力量进行堵截,在其下部部署力量进行设防。
(2)封闭或灌注灭火:如果火势发展迅猛,在无法直接内攻,外攻灌注又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可严密封闭着火区域,切断供氧,使内部燃烧因缺氧而自行熄灭。对于小型地下车库火灾,如果火势猛,温度高,无法深入地下内攻灭火时,可向地下车库灌注高倍数泡沫灭火。

第十七页,共41页。
地下停车场机械通风与机械排烟系统
3
通风系统的设计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通风
汽车库内自然通风达不到稀释废气标准时应设机械排风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的规定。
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其排风机宜选用变速风机。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宜按室内空间上、下两部分设置,上部地带按排出风量的1/2~1/3计算,下部地带按排出风量的1/2~2/3计算。送入新鲜空气的进风口宜设在主要通道上。
第十八页,共41页。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面积超过2000m2 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宜设在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