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
一、解剖
生理 胰腺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外分泌为胰液;内分泌主要来自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的分泌受迷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以体液为主。
*
2021/1/12
二、概述
1、定义
急在暴饮暴食、酗酒后加突然发生。
*
2021/1/12
持续时间:水肿型腹痛一般经3~5天即可缓解,出血坏死型者病情发展较快,剧痛持续时间较长,并发腹膜炎时可出现全腹痛。
(2)恶心、呕吐及腹胀: 起病后出现频繁剧烈的恶心、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吐后腹痛不能缓解,且伴腹胀,出血坏死型者常有明显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
2021/1/12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胰腺炎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频繁剧烈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坏死型者多有明显的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常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血糖升高。部分病人因严重低血钙而有手足抽搐,提示预后不良。
*
2021/1/12
(4)低血压和休克: 仅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人。常在起病后数小时突然发生,偶可导致猝死。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胰腺坏死后释放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缓激肽扩张外周血管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
2021/1/12
(1)轻型急性胰腺炎:
病人腹部体征较少,上腹部有压痛,多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弱。
(2)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人常有急性病容,辗转不安、脉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
上腹部压痛明显,并发腹膜炎时,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即腹膜刺激征
*
2021/1/12
伴麻痹性肠梗阻时可有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腹水征。
少数病情严重者,在左腰部皮肤上可出现青紫色斑,称 – 征。在脐周围部出现青紫色斑,称征。胰头炎性水肿压迫胆总管可出现黄疸。
*
2021/1/12
征
*
2021/1/12
征
*
2021/1/12
3.并发症 主要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
(1)局部:
胰腺周围脓肿 :指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脓,由胰腺组织坏死液化继发感染形成。常于起病2~3周后出现,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肿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可出现高热、腹痛、上腹部肿块和中毒症状。
*
2021/1/12
假性囊肿:胰腺周围液体积聚未被吸收,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囊肿。多在起病3~4周后形成,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或囊肿破溃后导致胰源性腹水。
*
2021/1/12
(2)全身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
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糖尿病等。
*
2021/1/12
(四)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外分泌、防治并发症。
1、禁食、胃肠减压 减少促胰液素、促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从而减少胰液和胰酶的分泌,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还可防止呕吐,减轻腹胀。
2、补液,防治休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3、抑制胰腺分泌和抗胰酶疗法 生长抑素、奥曲肽
*
2021/1/12
4、解痉镇痛 禁用吗啡。
5、营养支持
6、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者需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是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
*
2021/1/12
五、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疼痛: 与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胰腺炎症、坏死或继发感染有关。
3、有体液不足危险:与呕吐、禁食及胃肠减压或出血有关。
4、恐惧:起病急、剧烈腹痛及缺乏疾病防治知识有关。
5、潜在并发症:急性腹膜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
*
2021/1/12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 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指导和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有助于缓解腹痛。对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安者可加床栏,防止坠床。病情许可后可遵医嘱指导其下床活动。
*
2021/1/12
(2)禁食、禁饮:禁食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以减轻腹痛和腹胀。多数病人需绝刘禁食1—3天,同时限制饮水,若口渴可含漱或湿润口唇。禁食期间应每日静脉输液2000—3000m1,同时补充电解质,做好口腔护理。
*
2021/1/12
(3)胃肠减压:明显腹胀和经禁食腹痛仍无缓解者,需插胃管连续抽吸胃内容物和胃内气体,从而减少胰液分泌,缓解疼痛。减压期间每日行口腔护理、以减轻胃肠减压管造成的口腔干燥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