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两届标兵,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
2013年6月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参加了以杨正超为原型的豫剧电影《天职》的开机仪式后,记者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南省周口市,见到了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
任太康县委书记陈某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也被相继查实,3人均被移送司法机关。
斗争仍在继续。
2009年11月,河南省纪委转来案件线索,称时任商水县委书记张某、周口市财政局局长赵某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这两个人都是正处级干部,位置又非常重要。查,周口又将经历一场大地震;不查,对党和人民怎么交代?又置党的纪律于何处?那天,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的杨正超在下楼梯时,突然眼前一黑,脚步踏空,从楼梯上栽了下去。他的额头立即鲜血直流。但是,杨正超忍着剧痛,没有告诉机关的其他人,只是让司机悄悄找了一家医院,缝了十几针。“杨正超磕得不轻,头部出现了严重的脑震荡。”医生说。
一个跟头磕醒了还在纠结中的杨正超。“如果不严惩腐败,自己早晚要栽跟头!”杨正超在病床上召开市纪委常委会,决定向市委报告,对张、赵二人立案调查。随后,这小小的十几平方米的病房,成了杨正超的案件调查指挥所。
然而,调查刚刚开始,阻力便接踵而至。甚至有人把恐吓信塞到了杨正超的办公室,叫嚣:“我们的后台硬得很!这样查下去,你一天都别想在周口待下去!”然而,这种威胁不但没有吓住杨正超,反而坚定了他誓与腐败分子血战到底的决心。在案情分析会上,杨正超就公开讲:“我杨正超从来就不怕有后台的人,有本事,他把后台搬到前台,我们公开较量一番。凡大案要案,无论涉及谁,无论是什么单位,我们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心慈手软。”此外,他还给办案人员打气:“案件查不好是你们的责任,压力顶不住是我的责任。”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办案人员一举拿下张某、赵某。
记者一直想弄明白,杨正超敢于碰硬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他说,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指引着他,那就是信仰!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所必须具有的信仰!“我是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干部,我的责任就是清除那些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这便是杨正超孜孜追求的工作境界、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
数字是最好的注释。截至2013年5月,杨正超在周口4年7个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97件,处分6589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37人、乡科级干部901人。
“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近几年,找我反映问题和向我求助的群众很多,他们反映的并不全是腐败问题,不少都是宅基地纠纷、交通肇事纠纷、工资拖欠等问题。用一些人的话说,有些事不该我管。但每当想到人民群众那无助、忧愁、哀怨甚至近乎绝望的面孔时,我的心总像刀割一样难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亲生父母或兄弟姐妹遭遇不测和苦难时,我能推、能躲吗?”
“民之难,即是党之忧,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走访基层、下乡接访、驻村帮扶,多渠道、深层次了解民众疾苦,努力为民解忧,为民排难。在汝南,我走遍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在周口,我走遍了10个县市区、205个乡镇。”
言为心声!
关注民间疾苦,对群众有着天然的亲近和热爱,生长在脚下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大善、大美与大爱之花,一直绽放在杨正超的心里。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置百姓利益于不顾,甚至利用权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19年前,郸城县汲水乡左桥村村民褚某家的宅基地里,竟然被本村一户有势力的人家埋上了死人。这是非常晦气的事!褚某连续向村、乡、县反映,却一直得不到解决。有一天,得知褚某可能要进京上访时,县、乡工作人员深夜去做他父亲的工作。褚某的老父亲心脏本就不好,经受不了刺激,当场犯病死亡。褚某得知消息,来到父亲家,看到当时的场景,气愤不过,随手拿起一把抓钩就把停在家门口的公车砸了一下,结果被认定为妨碍公务、故意毁坏财物,被判处11个月有期徒刑。
父亲死了,自己坐了牢,问题却还是没有解决,褚某咽不下这口气,踏上漫漫上访路。而这一访竟是15年!
杨正超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个民事纠纷拖了15年解决不了,我们的基层干部在干啥?我们的职能部门又在干啥?15年艰辛上访路,15年悲惨冤屈情,付出了爹死儿入狱的沉痛代价,我们的老百姓是个怎样的心情啊!”2009年的一天,杨正超看着这封上访信,不觉泪水模糊了双眼。
杨正超立刻成立调查组。经过半个月的集中调查,褚某反映的情况被查证属实。在杨正超的关心下,褚某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当杨正超和调查组成员来到褚某家,把20万元赔偿款交给褚某时,褚某一家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全家人上至八旬老太太,下至十几岁的孩子一起跪了下去,以磕头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目睹此情此景,杨正超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该下跪的是我们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