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饺子,吃春卷和芝麻汤圆。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
在很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加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
<<<返回书目
立春的民间风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中的重要活动,提前肯定必需做好相应的打算,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的前一天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报立春的时候。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代的时候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耕种了。
2、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的活动。队伍先是报春额人装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的形象,其他人装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以后就是意味着可以起先春游的信号,始终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机(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3、句芒神
在“立春”的这一天,实行纪念的活动历史悠久,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则,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的事情,说明祭句芒由来已经是特别久了。
4、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比较早,后来始终被保存下来。山东的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的活动,湖北地区还实行龟子报春饿活动。
5、祭祖
在很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的时候供奉祖先的食品相对来说是比较特别的。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6、躲春
在传统的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起先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严峻的话会影响一整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 就出现了。
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和忌讳,也就延长出各种各样的躲春方法和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的这一天不能发生口舌之争、必需要和和谐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更有一些地方的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适合搬迁、探望病重患的人及参与丧事等,以免招惹到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返回书目
立春养生的留意事项
1、防病调养。
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节令,天气由寒转暖,乍暖还寒,而温热毒邪起先活动,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发生和流行。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依据天气改变适时增减衣服,留意防风御寒。
2、情志调养养。
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现代医学探讨表明,不良的心情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