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docx

上传人:静赏芳雅 2022/1/22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设计总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体力逐渐减退,老年人往往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行动多有不便,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如老年人容易摔跤、跌伤,或被刀、剪割伤等。
在老化过程中,生理功能的降低也同样存在个体差异,衰退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个体的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总得说来,机体的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老年人公共建筑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涵盖面较广,主要包括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以及除物质生活以外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有政治性的,学术性的,兴趣性的和公益性的;社会交往主要指和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和子女之间,亲眷之间,以及邻里之间的来往;社会生活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生活,包括学****生活,如读书、看报等文娱生活,如看戏、看电视电影等,游艺***,如弈棋、打牌等,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鸟、集邮等,体育锻炼,如跳舞、跑步、打太极拳等。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好坏,也是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无论质量上还是精神上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老年人的公共建筑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建筑,如老年文化休闲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疗养院和老年医疗急救康复中心等。
老年人公共建筑仅考虑自理老人和介煮老人参与活动,按介助老人体能心态需求进行设计,不考虑介护老人参与活动的可能性。
1- 老年文化活动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示各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部门和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要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体育工作,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要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活动站。现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体育场所等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各级文化部门要积极组织创作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出版部门要组织出版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图书、音响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1- 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情趣,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体现社会的责任。
老年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思想修养、卫生保健、增加知识、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方面。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是老年教育的主要特点。
老年教育的方式主要有集中式教育和分布式教育两种。所谓集中式教育,就是讲老年人集中起来进行知识传授。根据需要设置课程、针对特点因材施教、自选专业形式多样、开放性教学教法灵活。
另外,根据老年学员自觉性强的特点,学校还可以采用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学校和社会上组织各类活动,比如书画展、朗诵会、研讨会、声乐和舞蹈表演、烹饪评比、股市分析、电脑操作竞赛等。让学员在活动中走向社会,在自乐中乐人,自立中立人,自达中达人,从而把学****康乐和有位结合了起来,它以各地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为代表,是目前进行老年教育的主要方式。
到2000年底,全国各类各种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共有17000多所,在校学员达130余万人。十几年来,老年大学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点。
1- 老年疗养院、老年医疗急救康复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要加大国家和政府立法和管理的力度。老年医疗保障是一项涉及面广、责任大的工作。它不但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利益,而且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也是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年医疗保障更是老年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障具有特殊需求,因此该类建筑腰围老年人提供满足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和心里咨询等服务空间环境。
老年居住建筑
1- 居家式老年公寓
由于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原因,目前我国老年人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而居家式公寓则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居住方式:每家每户自成一体,不受他人干扰,可以是老人夫妇住在一起,也可以是老人夫妇与他们的子女或孙子住在一起,使老年人产生居家的感觉,同时可以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和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养老实际上是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结合。尽管家庭养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从目前的需要和将来的发展来看,家庭养老环境仍应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依靠和选择。但城市家庭的养老职能重点已由经济供养转向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