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6/8/2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者简介: 左湫( - ),女,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专业:教育学原理。吴霞( - ) ,女,中国重庆,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摘要: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备受重视,在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中,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 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促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目标、价值进行简要阐述, 并从德育主体、德育客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意义, 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问题提供借鉴。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容;目标;价值;现代意义前言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 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 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 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 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 儒家思想的含义春秋战国, 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 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狭义上讲,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 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 从广义上讲, 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 纵观中国历史, 从西汉至清朝, 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 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 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 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可见其影响之大, 生命力之强,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的含义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 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 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 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 是显赫一时的学说, 经久不衰, 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以“仁”为核心, 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 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 荀子言性恶, 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 礼法结合, 形成了“隆礼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