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大学生研究报告训练srt计划项目申请书幅面,16k.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研究报告训练srt计划项目申请书幅面,16k.doc

上传人:tswng35 2022/1/22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研究报告训练srt计划项目申请书幅面,16k.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工程类别
工程批准号

**农业大学
大学生研究训练〔SRT〕方案
工程在深入探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对于桑炭疽病的生防功能,说明其抑菌作用机理,为桑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现状分析
桑炭疽病在国内蚕区发生普遍,不少桑园发病严重。主要为害枝条中下部叶片,使桑叶发生枯斑或全叶枯黄。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呈暗红色不规则或近园形的病斑,边缘有时颜色较深,发病叶脉呈鲜红色,病斑部正反面散生由棕褐色到黑色的小点,即分生抱子盘,病斑扩大,联在一起,则叶片枯焦
-
. z
。目前,桑炭疽病的防治除了去除病落叶的措施外,生产中最多采用的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喷雾防治,关于桑炭疽病的生物防治,见报道的只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但国内尚未见有内生细菌作为桑炭疽病生防因子的研究报道。内生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相对于其它拮抗细菌而言有更大的优势,其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内生细菌占有有利于生防的生态位;内生细菌可以经受住植物防卫反响的作用;内生细菌与病菌可以直接相互作用,内生细菌系统地分布于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细胞或细胞间隙中,它可以直接面对病菌的侵染,对病菌的致病因子或病菌本身发起攻击,降解病菌菌丝或致病因子,产生拮抗物质,或诱导植物产生ISR抑制病菌生长。内生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是抗生素和蛋白类。抗生素是一类异源小分子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可以对微生物的生长或代谢产生影响。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内生细菌产生的抗生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生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物质主要包括双乙酰藤黄酚(Phl),吩嗪羧酸(PCA),藤黄绿脓素(pyoluterin),吡咯菌素(pyrolnitrin)和一类丁酰内酯(butyrolac-ones)。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份是几丁质和葡聚糖,内生细菌另一个重要的生防机制就是产生水解酶类,其可以降解真菌的细胞壁或其它致病因子如***等,到达防病效果。别离自橡树的内生细菌有些能产生几丁质酶抑制病菌的生长。*些生防菌的几丁质酶基因已经被克隆,可以将此基因转化到内生细菌中,提高内生细菌的防病效果。
洋葱伯克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植物外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分为9个基因型,合称洋葱伯克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ple*简称Bcc〕。洋葱伯克氏菌在农业领域中具有生物防治、生物降解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该菌作为生防菌可以有效防治多种植物土传病害,如腐霉病菌〔
-
. z
Pythium spp.〕和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植物猝倒病害。Omar等发现Bcc结合低浓度的杀菌剂Carbendazim可明显减轻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防病效果,也降低了病菌抗药性发生的风险。DeCosta等从香蕉外表别离的一株Bcc菌株,可有效防治香蕉炭疽病,并结合热处理方法显著提高了病害控制效果。国外已经利用Bcc研制出了多种生物农药。国内,谢关林也曾在水稻上别离到多株Bcc菌株,发现它们能明显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的生长。*维等[20]从堆肥样本中别离的Bcc菌株CF-66对立枯丝核病菌、尖镰孢〔*ysporum〕以及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等表现出了很强的抗菌活性。 目前还没有关于桑树内生细菌的研究报道,也未见洋葱伯克氏菌用于桑树炭疽病的研究。
-
. z
三、工程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案
工程实施方案
-1对桑炭疽菌拮抗作用测定
内生细菌Lu10-1对桑炭疽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进展测定,首先将Lu10-1接种在PDA平板上,28℃培养48h后,接种桑炭疽菌,28℃培养一周后观察抑菌效果。
2内生拮抗细菌Lu10-1对桑炭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取桑炭疽病原菌菌饼倒置PDA平板中央,内生细菌Lu10-1用接种针点接在PDA平板边缘距中心25mm处,每个处理重复3皿,28℃培养3d后。挑取抑菌带边缘的菌丝,观察菌丝的被抑制情况。
3内生拮抗细菌Lu10-1对桑炭疽病原菌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