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第四章 土壤环境.ppt

格式:ppt   大小:670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 土壤环境.ppt

上传人:nnyoung 2022/1/22 文件大小:6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 土壤环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四章 土壤环境
了解土壤的组成,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熟悉土壤污染、污染源、污染物质、类型与净化
了解重金属、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迁移转化途径
了解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在土 干湿交替
冻融交替
耕作作用
土壤结构:土壤颗粒(包括单独
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
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
和结合的状况。
有利于植物根系活动,通气、保水、
保肥、抗暴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等就是土壤结构良好(土壤颗粒小、
土粒细、粘结力强,有利于形成复
粒)。
土壤孔隙系统包括形状、大小
各不相同的大量粒间孔隙
包括大孔隙(非毛管孔隙):不能
吸持水分,易通气、脱水,占1/5—
2/5为宜
小孔隙(毛管孔隙)
*
4、土壤环境特性
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的结构:
胶核®二氧化硅,氧化铁铝,次生硅酸盐,腐殖质
决定电位离子层®胶核表面分子解离成为离子,或从溶液中吸收某种离子而成
补偿离子层
胶团间溶液
*
5、土壤胶体种类
土壤无机胶体
含水氧化硅胶体,含水氧化铁铝胶体,水铝英石,粘土矿物
土壤有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体
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电荷性质
分散性和凝聚性
土壤胶体性质
6、土壤的吸附作用
生物吸收
机械吸收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物理-化学吸收
7、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
++nNH4+ +Mn+
致酸离子:H+、Al3+
盐基离子:
盐基饱和土壤 盐基不饱和土壤
盐基饱和度
阴离子交换
*
8、土壤酸碱性
(1)土壤酸度
(2)土壤碱度 来源于CO32-与HCO3-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盐类 碳酸盐碱度和重碳酸盐盐度的总称为总碱度
(3)土壤缓冲性 主要与土壤有机胶体与粘粒含量有关,另外各种弱酸也具有缓冲性。
9、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土壤是一个氧化物质和还原物质并存的体系。由于土壤所处条件不同,其溶液中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的相对浓度不同。
主要氧化剂:O2、NO3-和高价金属离子
主要还原剂:有机质和低价金属离子
*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特点:
隐蔽性与滞后性
累积性与地域性
不可逆转性
治理困难而周期长
3、判断标准:
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二、土壤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 2、农业污染源 3、生物污染源
按污染源性质划分:
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元素、盐、碱、酸等
有机污染物:农药、酚、石油等
化学肥料
致病的微生物
三、土壤污染物质
四、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⑴水体污染型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不实行清污分流,直接排放造成的。
特点:污染物质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但随时间的延长,污染物质也可由上向下扩散和转移,可达地下水深度。
⑵大气污染型
来源于被污染的大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特点: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状或带状分布。
四、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⑶农业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和化肥;
特点: 污染程度与化肥、农药的数量、种类、施用方式等有关。一般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水,成为潜在的污染物。
⑷固体废物污染型
污染物为工矿企业排出的尾矿废渣、污泥和城市垃圾;
特点:污染物在地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滤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与地下水。
*
五、土壤的自净能力
土壤通过对有机、无机物的吸附固定作用,使得污染物通过土壤后减轻了毒害,即为土壤的自净作用。
作用方式:
(1)微生物降解
(2)无机和有机胶体通过吸附、解吸、代换等
(3)植物修复
作用结果:
有些污染物在土壤中蓄积起来;有些被转化而降低,或消除了活度与毒性。
第三节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
1、原生岩石 2、大气污染 3、农业施肥
4、污水灌溉 5、金属加工业
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1、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