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关于加强青岛地铁一期工程( 3 号线) 施工期间重大风险源管控措施的通知为了规范青岛地铁一期工程( 3 号线)重大风险源(清单见附表 1)( 重大风险源系指风险评估等级为Ⅰ、Ⅱ级的风险源) 管理工作, 加强重大风险源施工管理和控制, 现将具体管控措施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重大风险源的管理工作, 成立相关的领导组织机构, 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重大风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备案,制定重大风险源清单和公示牌,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制定重大风险源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演练。(二) 重大风险源管理的责任应坚持责、权、利协调一致, 责权明确的原则。各单位对每一个重大风险源必须明确责任, 落实到人, 要分别编制专项勘察报告、专项设计文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专项监测方案、专项监理细则及单独提交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三) 重大风险源的管理以施工单位为主体进行, 主要包括不同施工阶段已知、可预测的Ⅰ、Ⅱ级风险源的超前预防准备、过程监控和控制、风险源的信息管理等工作。-2- (四)重大风险源管理工作必须实施动态风险管理。以前期各阶段完成的风险管理文件为基础, 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和周边环境条件变化, 动态的对施工现场及今后施工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通过现场施工风险记录资料, 利用现场监测信息化手段, 依据施工参数、环境监测反馈等信息对施工建设风险开展跟踪与反馈。各单位一定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与交流机制。(五) 重大风险源的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保护环境, 预防为主”的原则, 采取经济、可行、主动的处置措施来减少或降低风险。二、各参建单位具体工作要求(一)勘察单位 1、针对重大风险源,在施工图设计前需要进行专项勘察。尤其是针对暗挖车站、不良地质、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等复杂周边环境因素, 要采用加密勘探或采取其它先进的辅助手段进行详细勘察,并形成专项勘察报告。 2、及时对新的地质问题或出现工程险情时进行勘察工作, 对无法探明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风险分析和评价,并为设计或施工的方案优化提供建议。 3 、参与施工单位的重大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及事故应急技术方案的评审。(二)设计单位-3- 1 、针对重大风险源,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编制风险处置措施与应急技术处置方案。并对重大风险工程进行专项设计( 包括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及监控措施设计等) ,并对专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多级审查、论证。 2 、对关键工程、重大周边建(构)筑物影响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地下工程必须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3 、参与重大风险工程的动态管理工作。(三)施工单位 1、组织管理方面: ①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强有力的重大风险源管理组织机构,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报地铁公司安全质量处、工程管理处备案。②对于Ⅰ级重大风险源的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必须派驻工作组( 技术小组) 到项目部指导工作, 直到该重大风险源施工结束为止,确保施工现场技术力量的稳定。对于Ⅱ级重大风险源的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投入项目部的技术核心力量, 成立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攻关小组。③对于基层作业班组, 要选择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作业队伍。 2、现场物探调查、超前地质预报方面: -4- ①施工单位进场后, 必须立即严格执行《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地面物理探测管理办法(试行) 》和《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试行)》。采用物探、超前地质预报等手段, 完善管线调查、建(构) 筑物调查及地质资料。②工程设计等如发生重大变更的, 应根据变更情况对重大风险源进行重新分析与评估。 3、现场作业组织方面: ①制订重大风险源管理培训计划。对现场作业层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重大风险源的交底、培训和考试,保证现场作业的规范化。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严禁上岗。②必须实行项目部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组织保障有力、质量可控、处置及时有效。③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对每一道工序要定人定岗, 责任到人。每一道工序施工结束后, 都要有专人按照规范和专项方案进行检查验收。对于不合格的,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给与相应的处罚。 4、应急管理方面: 在重大风险源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 落实责任,进行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要认真组织应急演练、培训,确保联动机制运行可靠。 5 、信访与维稳方面: -5- ①建立健全项目部维稳工作机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将维稳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②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不利因素,在思想上早作准备, 在措施上早作预防,在矛盾预防上做早、做实。加强沟通, 预防不稳定隐患产生。主动与居委会、居民群众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