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快乐的加减乘除
快乐加快乐等于双倍的快乐
快乐减快乐等于快乐的起点
快乐乘快乐等于无限的快乐
快乐除快乐等于唯一的快乐
第一页,共36页。
炒土豆
土豆土豆黑黑,
土豆土豆白白,
土豆黑,土豆白
土豆土豆黑
第十四页,共36页。
第十五页,共36页。
(8-15分钟)
(幼儿自主
操作,教师
适时引导,
提供支持,
给予一定的
帮助。)
第十六页,共36页。
(5-8分钟)收拾学具,幼儿对操作过程交流,教师小结。
第十七页,共36页。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十八页,共36页。
皮 亚 杰
。
。
第十九页,共36页。
蒙 台 梭 利
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提供丰富的材料,
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第二十页,共36页。
三、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如何有效开发思维)
操
作
注重操作过程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操作学习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利用纺锤棒认识0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运用方法让你有的放矢
数学是抽象的学科,数学学习也是枯燥而困难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好教,幼儿乐学。
1)三阶段教学法
三阶段教学法是蒙氏基本教学方法,由蒙台梭利所创设。三个阶段指的是命名、辨别、发音,运用三阶段教学法时要遵循就近原则。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三阶段教学法
命 名 辨 别 发 音
这是蓝色 请找出蓝色的 这是蓝色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2)游戏法
游戏中具有一定的动作与规则,是幼儿所喜欢的,因此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学习。游戏活动可分为:
a 情节性游戏
b 感官性游戏
c 运动性游戏
d 智力性游戏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a 情节性游戏
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掌握的知识。如:讲故事、读儿歌、创编情境、角色表演等。
适合于小班数学活动。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b 感官性游戏
强调通过运用不同的感官来进行学习,强调对数学知识的充分感知。如:通过听辨声音感知方位,奇妙的魔术口袋感知图形、手指游戏等。
蒙台梭利:
丰富的感官经验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凡是人的智力,无一不来自感官的学习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手指谣
食指食指碰碰,
做只小鸡叽叽。
拇指拇指勾勾,
做只小鸟飞飞。
食指中指并拢,
做把剪刀咔嚓。
小指小指勾勾,
我们做个好朋友。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打老虎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着,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方位歌
上面上面小脑瓜,
下面下面小脚丫。
前面前面小肚皮,
后面后面小屁屁。
左边左边转一转,
右边右边转一转,
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第三十页,共36页。
c 运动性游戏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既满足幼儿好动爱玩的天性,又渗透数学知识。适合于大班数学活动。
推荐 :投沙包——学习数的分解;
跳房子——学习单双数、顺数、倒数;
老狼老狼几点钟——学习数物结合、
按群计数。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d 智力性游戏
满足幼儿的好胜心,更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及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展。有分组比赛、智力抢答、走迷宫等,适合于大班数学活动。
推荐: 颠三倒四,七上八下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3)比较法
通过对2个或2个以上物体进行比较,让幼儿找出数、量方面的相同与不同。在幼儿阶段主要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比较,有三种形式:
a 重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