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肖宝城说课.ppt

格式:ppt   大小:1,60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肖宝城说课.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6/8/22 文件大小:1.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肖宝城说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泉州第七中学肖宝城泉州第七中学肖宝城说课步骤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理论的基础, 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通过本节的学****学生把以前学****到的运动学知识和力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为后面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回顾人类探索力和运动关系的历史,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主动性不强,对于概念理论知识规律学****兴趣普遍较低。所以虽然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但如何保持新鲜感,还需加大思维强度。同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其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自身原有的经验更接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所以教学中结合实验、大量的实例分析, 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澄清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③、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自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模仿描述各科学家的观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②、通过学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能力; ③、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历史上人们探索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艰难过程,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使学生形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的学****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培养学生主动学****主动探究问题的****惯; ③、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学****的成功愉悦感, 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探究精神。重、难点分析重点: ①、了解人类探索力和运动关系的历史, 理解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 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③、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难点: ①、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②、对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的理解。新课引入迷你小实验: 每个学生起立站在桌子旁边,用手水平托着物理教科书,接着手迅速水平抽动。提问: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设疑: 1、什么是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 3、为什么说牛顿第一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石; 4、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人类探索“力和运动关系”的历史亚里士多德(前 384 —前322 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 335 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有人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回答: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