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beny00011 2022/1/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2 / 11
word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让爱扎根农村
我坚信:每一株草都会开花
南社中学 李维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山村小学校长告诉孩子们说,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后教师就是你的妈妈,有什么事就告诉教师,我一定会帮你解决的。〞孩子点了点头。蓦然间,我明白了自己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爱是一种坚持。农村学生生源差,底子薄,在南中工作16年,当了16年班主任,并带两个班的语文。每天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初二学生逆反心理较强,我通过班干部会、主题班会、某某生活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经常与后进生交心谈心,与学困生将心比心,经常给学生打气加油。因为人就像自行车带一样,需要不断打气才能不断前行。我认为,事无巨细,教育学生要从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们知道,现在的90后大都娇生惯养,让学生常怀一颗
word
word
5 / 11
word
“感恩的心〞尤为重要。我召开了一次“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在发言中,一女生这样哭着说道:“母亲虽生育了我,但却是奶奶把我养大成人,我一定好好学习,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不辜负奶奶对我的期望。〞整个班会中,我不时听到许多孩子动情的啜泣声,我眼中也不由闪着晶莹的泪花。我深深地意识到: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次“爱的教育〞胜过千万次枯燥的说教。
三、不满足,不服输——平淡中不断追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我们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成才成功。
在教学中,我力争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根底上不断进步,永不满足,从不服输。初三进入冲刺阶段,学习成为学生的头等大事。我想方设法提高孩子们的成绩。
第一,在每次考完试后,我让每个学生制订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包括赶超对象与各科分数、总分〕,制成表格,贴在教室墙上。我在后面写上寄语:三载拼搏竞风流,团结一心铸辉煌。
第二,学习中的困惑与时解决,才能不断进步。我组织我班师生定期召开某某生活座谈会,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平等对话。最后,由学委把学生的各科困惑汇总后交给教师,教师再对症下药。我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想尽一切方法,让困惑得到解决,让“?〞与时变成“!〞。
word
word
6 / 11
word
第三,富有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力保证。我时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经常和代课教师交流,和家长沟通,对班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然后再对症下药。
为了鼓舞士气,我在教室后面写了这样的标语:“态度决定一切,努力才能成功〞,每天早上晨训时间,全班集体大声喊三遍。之后,再喊班级口号:我是122班的一员,初中三年,我一定奋力拼搏,勇攀顶峰。自信使我热血沸腾,行动让我斗志昂扬。我具有认真的品质,我拥有实干的才能,乘风破浪,势不可挡,我定会实现我的梦想。早操时再喊两个口号:“认真负责,勤奋严格,团结进取,共铸辉煌〞。“决战中考,超越自我,顽强拼搏,永争第一〞。口号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喊出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喊出了学生的雄心壮志。
第四,当学生成绩暂时落后时,我是学生的催化剂和打气筒。和兄弟学校比,我班屈居人后,我冷静分析,耐心的和学生谈心,在黑板上写了“正视差距,知耻而后勇;奋力拼搏,为荣誉而战!〞的誓言,告诉学生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为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我让学生在后面的墙上布置了一棵“心愿树〞,学生们的心愿写在了每片叶子上。“一中,等着我,我来啦!加油〞、 “二中的校园一定要有我的足迹〞、“ 我要进海泉,我能行,我最棒!〞、 “考上一中,为父母争光,为自己争气。〞……一个个心愿,一句句誓言,内化成了学生勤奋学习、乐观向上的品质,我仿佛看到了秋天累累的硕果。
word
word
8 / 11
word
四、不抱怨,不退缩——清贫中不忘坚持
1、勤于家校联系,积极搭建沟通桥梁
农村家长不太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农村孩子素质相对差一些,我们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懂孩子。我利用假期到每位学生家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得2012年春节期间,我骑着电摩到义泉学生家家访,当时学生邻居笑着说:教师真好,过年还看望孩子,督促孩子学习。即使一路挨着寒冷,但我心里是热乎乎的。我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生-家长-班主任沟通联络本》。家长在路上碰见我,总是喜欢和我聊聊孩子,有时一聊就是一个小时。我想:如果我们家长和教师都懂孩子,还愁教育不好孩子吗?
2、勤于提升自我,扎根农村播种希望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如此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