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那片“草地”
提及草地,同学们可能会联想起“绿油油” “绿草如茵”等词语,甚至还会吟诵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这样漂亮的诗句。可是,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美好
那片“草地”
提及草地,同学们可能会联想起“绿油油” “绿草如茵”等词语,甚至还会吟诵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这样漂亮的诗句。可是,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美好。你们瞧,课文中的第
一句就是“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辛的一段历程” 。那么,课文中的“草地”究竟是如何的呢?
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草地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
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那边地势十分平展,水流不通畅,长久
积水。美其名曰“草地” ,其实就是高原湿地,是泥质沼泽。
每年的 5 月至 9 月是雨季,本已泥泞不堪的沼泽,更成了漫
漫泽国。为了打破仇敌的重围,实现战略转移,红军队伍只
得在这个时候走进这片“魔鬼之地” 。
行路难
在这广阔无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一定踩着草丛根部,当心往前行走。假如不慎堕入泥潭,拼死往上挣扎,那就会越陷越深。当时,有的红军战士陷进去了,旁边的人去救援,常常也会被带着陷进去。以后大家有经验了,就慢慢用绳索、被单等当心地往上拽。即便这样,仍旧有很多红军战士被泥沼淹没,失掉生命。草地上还有许多河
流,有的河宽并且水流很急,红军战士身体衰弱,长时间经受冷饿的摧残,忍不住冰凉河水的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倒下。
充饥难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全部方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
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 便成了干粮炒面; 宰杀马匹、 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 在藏民率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固然尽了最大努力,筹到
的粮食仍是不够三军之用,在极度缺少食品的状况下,红军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没有能吃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