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

格式:ppt   大小:5,620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6 文件大小:5.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1页,本讲稿共56页
安全的概念
什么是安全?
安全: 指无物质危险和精神恐慌而使人员处于自由状态。
没有危险因素的劳动条件以保证人们从事劳动过程中不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
  指系统中的一服务,从根本上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对产品放心。
⑶通过有效的内外部沟通,获取广泛、充分信息,以便有效地管理和改进,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对顾客的承诺不变。
⑷全员参与管理方法更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第22页,本讲稿共56页
公司质量目标:
出厂合格率100%;
交付及时率100%;
顾客满意度90%;
物料入库率100%。 。
第23页,本讲稿共56页
工厂部部门分解目标:
设备运行完好率98%。
设备运行完好率=(运行设备完好数/全部运行设备台次)×100%
问题一:结合工作,如何实现设备运行完好率?
产品出成率不低于96%,出厂合格率100%
问题二:产品损耗和出品率控制要注意哪些事项?(干燥工序、压片工序、灌装工序等)
第24页,本讲稿共56页
2010年工厂部安全目标
部门安全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岗位安全职责,无遗漏;
公司级安全培训参训率100%,
部门级安全培训计划达成率100%。
配合公司定期安全检查,部门安全自查,按时限开展,形成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和自查过程中发现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点制定整改期限,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及时整改完成、有效率100%。
第25页,本讲稿共56页
2010年工厂部安全目标
部门员工(含试用人员):岗前培训、达标率100%。
公司三级培训具体实施部门?
持证(有效期内)上岗率100%。
上岗证的作用在哪里?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安全使用率100%。
安全防护装置作用在哪里?
各类安全标识按要求配置,无遗漏、无破损。
第26页,本讲稿共56页
2010年工厂部安全目标
日常安全生产在线管理、监督有效,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由于管理问题,造成季度内产品不合格项≤3次,年度内≤5次;产品质量不合格报废≤1次/季,年度内≤3次;
无产品批次报废、召回;无政府部门处罚记录。防设施专人专管,状况检查、异常汇报及时率100%,保障有效使用无异常。管理区域内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遵守职业操守,保守公司产品安全、质量秘密,过程记录、批次报表等纸质、电子档案资料,无外泄、丢失或扩大范围使用等泄密、违规事件发生。
第27页,本讲稿共56页
2010年工厂部安全目标
各类安全标识按要求配置,无遗漏、无破损。
日常安全生产在线管理、监督有效,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由于管理问题,造成季度内产品不合格项≤3次,年度内≤5次;产品质量不合格报废≤1次/季,年度内≤3次;
无产品批次报废、召回;无政府部门处罚记录。防设施专人专管,状况检查、异常汇报及时率100%,保障有效使用无异常。管理区域内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遵守职业操守,保守公司产品安全、质量秘密,过程记录、批次报表等纸质、电子档案资料,无外泄、丢失或扩大范围使用等泄密、违规事件发生。
第28页,本讲稿共56页
2010年工厂部安全目标
确定部门防范重点(门窗、水电、消防系统、仪器设备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剧毒品)和防范对策。发现部门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存在缺陷、遗漏或不完善之处,第一时间组织制订、建立健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查、落实。
部门管理的各类纸质、电子信息及使用的载体(电脑、笔记本、档案、移动硬盘、U盘等),在使用、传递及存储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流程执行,全过程实施安全监控,无违规。
第29页,本讲稿共56页
时刻关注安全才能保护自己
“居安思危”思想我们时刻要谨记在心,况且,无论思危也罢,不思危也罢,安全问题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应该说,外界的危机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对这种危险的麻木不仁和茫然无知。很多人在安全问题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依然陶醉于以往的一点点成绩、经验,当安全事故临头时,毫无对抗的能力。
第30页,本讲稿共56页
安全管理三要素--危险的产生的根源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
第31页,本讲稿共56页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危险性认识不足,从而进行危险作业;
作业程序不当,监督不力,致使违章作业得以泛滥;
图省事,走捷径,忽略了安全程序;
因身体疲劳,精神不佳,导致动作变形;
安全意识差,接近危险场所无护具或未按规定着装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职工能否实现安全行为,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①职工本身具备的工作能力;②是否有持续、正确、高水准的工作动机。
另外,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