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信息化能力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1,67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化能力评价.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6 文件大小:1.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化能力评价.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化能力评价
第1页,本讲稿共19页

评价就是根据确定的目标来测定对象或系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变为客观定量数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即:
评价是对某事物的考核,其作用在于以评价的结果为基础,以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中测度指标体系
第11页,本讲稿共19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应用能力
数;;;;e. 每千人拥有收音机数;;g. 每百万人互联网上网主机数;;; 比重
信息资源及开发利用能力
;;;;
人口素质
;;;;
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
比重;(R&G)支出占GDP 比重;;;
(3)中国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指标体系
先用功效系数对各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算出各指标的标准分,再运用综合评分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算出总的信息化水平得分。该指标体系共分4 级,有25个指标。
第12页,本讲稿共19页
(4)IDC(国际数据公司)的“信息社会坐标法”
社会基础结构:在校小学生人数、在校中学生人数、阅读报刊人数、新闻自由程度、公民自由程度。
信息基础结构:家庭电话普及率、电话故障发生率、人均收音机拥有量、人均电视机拥有量、人均传真机拥有量、人均移动电话拥有量、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覆盖率。
计算机基础结构:人均计算机拥有量、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每一千从业人员商用机数量、每一千师生教育用计算机拥有量、联网计算机比重、软件支出与硬件支出之比、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数量、每万人平均互联网主机数。
第13页,本讲稿共19页
(5)国际电信联盟评价七国信息化的指标体系
电话主线:每百名居民拥有电话线数、数字交换的电话主线数;
蜂窝式电话:每百人蜂窝电话用户数;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每千人中ISDN 用户数、ISDN 在七国中的分布情况;
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用户数、已装有线电视的住户占全部住户的比例;
计算机:每百人计算机数、每10 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主机数;
光纤:光缆公里长度的年增长率。
第14页,本讲稿共19页
信息化能力评价的通用指标
前三种指标体系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从宏观上提出的评价体系,后两种是国际组织从微观上提出的指标体系。五种指标体系都具有一些相同或类似的评价标准:
(1)信息基础设施
(2)信息量
(3)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4)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
(5)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第15页,本讲稿共19页

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决策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能力——企业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组织结构、管理和生产要素等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
前面提到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和评价社会、国家、地区以及行业的信息化能力,并不适合从微观角度来评价企业信息化能力。
第16页,本讲稿共19页
(1)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加以综合集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专家群体、数据和多种信息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理论与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由于企业信息化能力是由人、组织和系统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种综合的系统能力。一方面,只有部分指标可以明确量化,而其他指标很难用一个精确数字来表示,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另一方面,指标的选取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企业信息化能力方面表现出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17页,本讲稿共19页
(2)经济学分析方法——借鉴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激励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是对企业信息化能力的一种量化考核。主要从投入产出分析、需求供给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这三个方面来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
(3)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运筹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它是一种对若干同类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DMU)的相对效率与效益进行比较的有效方法。
第18页,本讲稿共19页
企业信息化系统是具有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