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00首
第200首[唐补47]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00首
第200首[唐补47]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写作背景]
回到京城等待再分配的王维,小心翼翼地静候法官们的宣判。
不出所料,再次被边缘化,被分配到淇上为官,什么职位?没有记载,从诗人的反应看,可能还不如济州的那个司仓参军。
书上只说“淇上”,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具体在淇水附近的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均没有记载。
透心凉。
超级郁闷的王维硬着头皮走马上任。
在淇任上,有一次与朋友登山饮酒,慷慨激昂,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
不遇:怀才不遇。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北阙:汉高祖时宫殿北面正门的门楼,是大臣们等候朝见和士人上书奏事的地方。 寝:搁置。
南山:泛指,不是指具体哪座山。 时:经常。 登:庄稼成熟。不登:收成不好。
这2句不像实指,诗人借此发牢骚。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百人会:指朝廷召开的君臣大会。 预:参与。
五侯:汉成帝时,一日内封王谭等兄弟5人同时为侯,世称“五侯”。这里泛指王侯重臣。
这2句应该是实写。
不被重用,巴结权贵心又不甘。
从这2句,知道王维到京后没托关系。
以上4句,每句都有一个“不”字,而且出现的位置相同。这种类似排比的句式,气势很强。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朔:北。 河朔:黄河以北,这里指诗人所拜访朋友的方位。 君:指诗人朋友。
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家在茂陵”如何解释?
王维家在山西,这里不应该是自指。
2种理解:
“君”的家乡。
,假设王维妻子没有随行且家乡是茂陵。
感觉是第1种。以诗人的机智和通情达理,应该问候一下朋友家人。还有王维很少在诗中提到妻子。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且:副词,暂且。
春风:指朝廷对自己的再次分配,含讽刺。 杨柳:指自己。
诗人对这次分配是不满意的。
暂且忘掉烦恼,我们登山临水。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自己犯过“错误”,如果没有重臣硬挺,没人敢重用自己,怕受牵连。
继续发牢骚。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