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1〕施工测量
1〕测量工作的根本原则
①严格执行测量规;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布设施工控制网
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开挖线施工测量
管廊主体施工测量
地上局部施工测量
竣工测量
管道、电力局部施工测量
②管廊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管廊转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
A管廊开挖施工前,应根据定位的管廊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管廊开挖线、基坑边排水沟线、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管廊中心一定平安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
B管廊地下构造施工期间每半月复测一次水准点。
C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开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展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丧失时应及时补上。
D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
E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管廊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的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6〕管廊分项工程施工测量配合
在各分项工程如根底工程、模板安装、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时,测量人员与专业施工人员进展测量配合,本容在各分局部项工程中进展表达。
7〕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由建立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展,其容包括:地下管廊中心线、高程、横断面图示、附属构造的实际位置与高程。
〔2〕基坑土方开挖
-
. z
1〕土方工程施工工序
处于适宜的工程建立区域〔I〕与较适宜的工程建行区域〔II〕的各段管廊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复测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人工清底→验槽→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处于适宜性较差的工程建立区域〔III〕的各段管廊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复测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土钉墙施工→地基处理→报验→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复测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涵管顶进操作井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土钉墙施工→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复测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①土方开挖前,测量人员根据根底设计尺寸加两侧作业操作面2000mm绘制开挖放线平面图,报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展开挖放线。
②基坑〔槽〕挖土施工完毕后,用经纬仪将根底中心线、外框边线测设到基底或边坡适宜操作地方的临时控制小桩上,以方便垫层混凝土模板施工。
③垫层混凝土施工完后,用经纬仪将根底中心线〔设备中心线〕准确测设到垫层混凝土顶面,经复测验收后,用红油漆涂三角标示,按图纸设计根底几何尺寸弹划根底平面尺寸线〔包括洞、坑、槽位置、预埋螺栓、铁件平面位置、尺寸线〕,同时提供高程控制点。经复测检查确认无误后,用红油漆涂小三角标示。
2〕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A人工清理坑底
人工清挖基底土前,由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20cm,每隔2m打一个小木橛,在挖至接近基地标高时,用尺量测坑底标高。最后由坑外控制点引桩拉通线,由工长检查基底尺寸,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铲平基底去除浮土。清底操作应加强控制,严禁超挖。
B基槽地基处理完毕后及时通知监理、业主、勘探等单位进展验槽。
〔3〕基坑边坡支护
本工程综合管廊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构造,箱涵为1~3孔,~,~。~10m,~,每30m左右设一道沉降缝。基坑开挖采用明挖法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平安的优点,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开展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构造施工及防水工程等。
地下工程施工明挖法中边坡支护是确保平安施工的关键技术。当开挖深度大的时候,则要考虑基坑基槽边坡的稳定,常用的方法是放坡,但当土质不好或没有放坡条件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基坑支护。
-
. z
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规定",综合管廊基坑侧壁支护平安等级为二级,放坡开挖工程费用低,而且本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构造稳定,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放坡开挖。当周围场地较开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