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年级 八 学科 语文 教学设计
丰县孙楼初级中学 肖红梅
马说 教案设计者 肖红梅
一课时 课件设计者 肖红梅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课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年级 八 学科 语文 教学设计
丰县孙楼初级中学 肖红梅
马说 教案设计者 肖红梅
一课时 课件设计者 肖红梅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3.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1.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现实;
2.理解课文寓意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使用
备注
故事导入
古人常说日行千里,你知道借助了谁的力量吗?对,
1
马,(板书课题)提到马,大家都知道它是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动物,值到今天,在我们的生活
中仍有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俗语。比如说这个人整
日忙碌,我们可以说他(马不停蹄)
,我们祝愿别人
的时候常说(马到成功),一个人老人仍为事业奋斗,
我们可以称赞他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什么样
的马是好马呢?据说古代有位会相马的名人叫伯乐。
(投影出示)
解题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
2
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马说”即谈马、论马。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学生先介绍课前收集到的作者相关
3
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
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
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早孤,
由嫂抚养。刻苦自学。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
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
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 ,不会遁迹山
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
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初读感知
配乐范读
读准下列字音。 4
伯乐 祗辱 骈 槽枥 一食或尽
粟一石 食马者 外见 邪 策
自读
理解下列重点词
5
辱:只
骈:一同
称:著称
一
食:吃一顿
能:能够是:这
能:
能力
才美:才能
见:通现,
等:
等同
安:怎么
策:鞭打
道:
正确的方法
材:通才,才能
执:
拿着 临:面对 其:难道
合作探究
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
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明确读的要
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读
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讨论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
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6
明确:“千里马”:寓指人才。
“伯乐”:寓指赏识才的人。
“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