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平衡和血清钠钾氯测定
第1页,本讲稿共65页
目 录
第一节 体液平衡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第三节 体液钾、钠、氯测定
第2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一节 体液平衡
一、水平衡及其调节
(一) 体液的容量和解质
临床表现
口渴、尿少、体温
上升及出现各种
神经精神症状
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外周血循环障碍等
无口渴感,患者易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无力
以及神经精神症状
实验室检查
(mmol/L)
血浆Na+>150
或Cl-+HCO3->140
血浆Na+为130~150或Cl-+HCO3-为120~140
血浆Na+<130或Cl-+HCO3-<120
第13页,本讲稿共65页
一、水平衡紊乱
上述三种脱水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然不同,但基本改变是“体液容量不足”。
三种脱水在机体代偿和治疗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变。
如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在机体代偿过程中可转变为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处理时如仅补水而不补钠,将导致低渗性脱水。
第14页,本讲稿共65页
(二)水肿
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以及组织器官水肿,称为水肿或水中毒。
一、水平衡紊乱
第15页,本讲稿共65页
(二)水肿
引起水肿的原因有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和电解质排泄障碍等。
水肿后由于血浆渗透压出现不同的变化,又可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水肿。
第16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紊乱
第17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
第18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
静脉血清(浆)用于测定Na+、K+、Cl-和HCO3-是最常用的;
用毛细管从指头收集毛细血管全血常用于床旁检测仪;
肝素化的动脉全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
第19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清、血浆或全血都可以用于电解质测定,但血清与血浆之间,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的参考值有一定差异,特别是血清与血浆K+含量之间的差异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的。
第20页,本讲稿共65页
第三节 体液钠钾氯测定
用血浆或全血测定时,应使用肝素锂或氨盐抗凝。
使用血浆或全血的好处在于不需等血凝固而缩短了检测时间。
第21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
钠、钾的测定方法
特殊仪器
快速、简易、准确
使用安全
特异性强,试剂昂贵
第22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
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含有钠、钾的标本和助燃气(丙烷)进入雾化室雾化后喷入火焰,在助燃气产生的高温作用下,标本溶剂蒸发而钠、钾原子获得能量被激发成为激发态。
第23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
在大约10-13秒的时间中,不稳定的激发态原子又迅速释放出已获能量回到基态,发射出各种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光谱。
钠的辐射波长为589nm,钾的辐射波长为766nm,而常作为内标使用的锂和铯的辐射波长分别为671nm和852nm。
第24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方法
这些金属元素发射的特异光谱经各自相应波长滤色片过滤后照射在光电池或光电管上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在电流表显示器上显示电流大小。
标本中钠、钾浓度越大,发射的光谱强度越强,发射光谱强度直接与钠、钾浓度呈正比。
第25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
【原理】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简称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发射
光谱分析。
热
热
热
热
Na
Na
Na
+
*
*
+
o
o
o
Na
+
589nm
)
黄色
(
(由4p电子返回4s基态时释放)
K
K
K
K
o
+
767
nm
(
)
红色
(由3p电子返回3s基态时释放)
第26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
2.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电位法是以测定电池的电位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将离子选择性电极和一个由银/氯化银构成的参比电极连接起来,置于待测的电解质溶液中,形成一个测量电池。
第27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
2.离子选择电极法
此电池的电位随样品的离子浓度的改变而改变,电位的变化与离子活度的对数符合能斯特(Nernst)方程.
第28页,本讲稿共65页
血清钠、钾的测定
E: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测量溶液中的电位;
E0: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