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拉斯韦尔传播学研究的两面性摘要: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在对传播学界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结合拉斯韦尔的几篇著作, 参考中外传播学者的不同观点, 围绕拉斯韦尔传播学研究的三组矛盾点尝试进行思考和讨论。关键词:拉斯韦尔; 战争宣传; 传播效果; 传播功能; 宣传技巧一、引言哈罗德? 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也是内容分析法的先行者之一, 他的“ 5W”传播模式和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等理论在传播学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甚至有学者认为传播学是按照他的划分发展的。他“离经叛道”地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政治学分析政治人物; 研究一战交战双方的宣传手册、传单、海报和电影等, 对当时的宣传信息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确定双方的宣传策略; 还发展了一个针对宣传内容分析的分类体系。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社会学科的“达芬奇”,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并不平坦,有起有落。《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在对后来的传播学界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饱受争议。二、“魔弹论”还是“有限效果论”? 查尔斯? 曼森( Charles Manson )因指使信徒进行疯狂犯罪臭名昭著, 包括残忍杀害了著名导演波兰斯基的妻子莎伦? 泰特与好友 5 人和其他几起案件。嬉皮士盛行的时代, 曼森通过富有煽动力的演讲和披头士的音乐聚集了一些以年轻女性为主的崇拜者,用大灾难即将爆发的恐怖预言、毒品、性和极少的睡眠时间控制他们, 不断洗脑并指使他们犯罪。这些人后来被称作“曼森家族( Manson Family )”,他们将曼森视作赐予他们灵药, 带领他们放声歌唱、纵欲狂欢的“耶稣”。这时曼森已牢牢控制了他们的思想。后来吉姆? 琼斯模仿曼森的做法,创立人民圣殿教,并与近千名信徒一同自杀。这说明控制人的思想是可能的, 但排除那些极端因素和手段, 仅仅通过宣传的力量仍然可能吗?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几十年迅速发展,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时西方学界盛行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刺激- 反应”机制主导的本能心理学, 以及马克思? 韦伯( Max Weber )工业化社会( industrial society )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大众社会理论。这构成了“魔弹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魔弹论”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 它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可引起直接迅速的反应, 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中, 受众个体会成为对信息没有分辨、思考和反馈能力的“社会机器人( social automatons )”。韦尔伯? 施拉姆( Wilbur Schramm )说“传播被认为是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的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当时的西方学者,如西多尼? 罗杰森( Sidney Rogerson )的《下一次战争的宣传》( Propaganda in the Next War , 1938 ) 、伦纳德? 道布( Leonard w Doob )的《宣传的心理和战术》( Propaganda Psychological Tactics , 1947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魔弹论”的观点,拉斯韦尔和布卢门? 斯通( Blumen Stock )所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