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冠冕史话冠冕.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冠冕史话冠冕.docx

上传人:飞行的大山 2022/1/28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冠冕史话冠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冠冕史话冠冕
帽子,古代总称为 “冠”,早在春秋,《楚辞 ? 渔父》篇,就有 “新
沐者必弹冠 ”的记载,其种类繁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 : “古以尺
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为巾,
冠冕史话冠冕
帽子,古代总称为 “冠”,早在春秋,《楚辞 ? 渔父》篇,就有 “新
沐者必弹冠 ”的记载,其种类繁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 : “古以尺
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为巾,圆者为帽,加
以漆制曰冠。 ”和舆服一样, 要以人物地位高低分等, 官的大小,冠上
的顶子就有红、蓝、白的区分;大总统帽上的明珠,慈禧太后凤冠上
的宝石,价值连城,别人不得越礼。冠有冕、幞、巾帻、弁之分 :冕适
用于帝王、诸侯、卿大夫;幞头,据《朱子语录》云 : “唐人幞头初止
以纱为之,后以软,遂斫木作山子, 起于鱼朝恩。 ”北周武帝用漆纱制
之;至唐又有纱帽之制。 “巾”,《后汉书》说 : “单衣幅巾 ”,是扎在头上
的织物帻巾。《晋书》 “舆服制 ”载: “文武官皆免冠著帻 ”。“弁”是皮革制
成的帽子。《周礼司服》云 : “凡甸冠弁服,谓冠而如弁也。 ”孙诒让的
《周礼正义》谓立冠而加弁,故称冠弁,即孟子说的 “皮冠 ”。还有古
代妇女戴的 “冠子 ”。《韩子外传》说 : “冠子不言,发子不笞。 ”《中华古
今注》载 : “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今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川
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之。 ”这使人联想到 :在盛夏之月,水榭宫
庭,荷风送凉,窈窕佳人,缀上帽饰,显得越发妩媚漂亮了 !
帽子与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论语》说,“羔裘云冠,不以吊 ”,这是规矩。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帽子为人增添了不少威严; 成语有 “衣冠楚楚, 仪表堂堂 ”;“冠冕堂皇 ”,如果你衣冠不整,就要为人所不齿。杜甫《梦李白》诗的 “冠盖满京华 ”,说明来的都是达官贵人。做官的戴帽,美其名日 “升冠 ”,音同升官,讨个吉利的口彩。西欧****俗,人们不管天气冷暖,在 “五一 ”节后,就开始戴草帽了。进内室,你先要脱去礼帽,否则就会失礼。在中国古代,贵族子弟二十而冠,表示成年,要举行隆重的冠礼。帽子戴在人的头上,是人尊严的表率。《史记》说: “黄生曰冠虽敞, 必加予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公元前 480 年,子路与人斗, 冠坠,曰匪礼也,取冠,乃
为敌所醢。为了帽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古人可有点 “傻”?《汉书 ?
郦食其传》说, “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这
是对读书人的蔑视和恶作剧。但现代人,亲友路途邂逅,互相脱帽鞠
躬,则是表示虔诚的敬意。 帽子也象征和代表职位, 辞职不干,称“挂
冠”而去,即现今所谓 “掼纱帽 ”也。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帽子来抒发感情。 唐朝卢照邻《咏
史》有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的诗句,气势何等磅礴。宋朝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 ”,显示了武穆公对国事坎坷的悲愤,吐露了胸怀壮烈、凛然正气的爱国热情。春秋《滑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