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26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22/1/28 文件大小:2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13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1、炭疽病
发病条件:
4 / 13
高温高湿,田间郁蔽、日烧易引起炭疽病。炭疽病易造成烂果、干叶,叶片上有同心轮纹、发黑,会造成辣椒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增加作物抗性;
(2)药剂防治,炭疽福镁、世高、代森锰锌、氟硅唑咪鲜胺、农林风2号等。
注意事项:
以防为主,尽量减少病原的传播,减少发病机率。必须要控制好温度湿度,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就容易产生病害,不仅仅是炭疽病。温湿度控制好,就基本不会得病,西红柿、黄瓜等作物都是这样,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和蔓延。
2、疫病
5 / 13
大部分都因辣椒土壤残留或者残体残留。土壤残留是最多的,一般情况下,80%的病菌,病毒都存在于土壤当中,特别是密闭的大棚或者温室,因此土壤处理非常关键。
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或残体上越冬。湿度85%以上,温度10~32℃,最适温度20~30℃。
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
(2)用瑞毒铜、农林风2号、疫霜灵等防治;
6 / 13
(3)多施用生物有机肥、甲壳素肥等,提高抗性。
3、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是比较顽固的一种病害,复制性强,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剂,主要以预防为主。
发病条件:
高温干旱,植株徒长,氮素偏高。
传播途径:
灰飞虱、白粉虱、蚜虫等;土壤传播;人为传播。
7 / 13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注意防虫、喷施农药、提高抗性。
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病株,要及时拔出。尽量不用手去接触病株,以免病毒传播。
4、软腐病
软腐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辣椒果实。
发生特点:
高温高湿,25~30℃,湿度85%以上发生严重,病菌从伤口进入。
传播途径:
雨水传播、浇水传播、水溅传播、害虫传播。
防治方法:
(1)土壤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抗性;
8 / 13
(2)适时防治烟青虫、棉铃虫等钻注性害虫;
(3)用农用链霉素、琥珀胶铜、松脂酸铜、地益铜、农林风2号等进行喷雾治疗,一般5~7天一次,连喷2~3次,并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5、土传病害
根腐病、青枯病、枯萎病、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病都属于土传病害。一旦感染,无论是灌根还是喷洒农药,效果都不好。
发病特点:
危害重、防治难、难治愈、投资大,减产严重。
9 / 13
解决方法:
只能用配方施肥的方式
(1)以菌治菌;
(2)增施矿物有机肥;
(3)忌施未腐熟好的鸡粪;
(4)综合性的土壤修复剂效果更好。
6、脐腐病
11 / 13
脐腐病是缺钙造成的非传染性病害。夏季高温容易造成缺钙,形成脐腐病。此时,有些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去补钙,也治不住脐腐病。一是因为补钙的方式不一样,二是补钙的品种不同。
钙分好多品种,普通的钙,作物不容易吸收,它的移动性非常慢,有的甚至不移动,所以叶面喷施的时候,要多喷些糖醇钙,可以在皮层增加它的运输量,再就是氨基酸钙,黄腐酸钙、腐殖酸钙都可以,普通钙必须得加上这些运输工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土壤问题解决方法
1、土壤板结
11 / 13
土壤板结是土壤中微生物、有机质不足而使土壤团粒结构变差,在浇水或雨水的作用下土壤黏粒聚集而形成的现象,叫做板结。
土壤板结形成原因是化肥的过量使用和有机肥的缺失以及有益微生物的减少,造成了碳氮比失衡、磷酸盐固定,团粒结构遭破坏,即形成土壤板结。
解决方法:增加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用量,降低化肥用量,达到有机养分和化学养分的平衡,促成团粒结构的形成,修复板结土壤。
2、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简单来讲,是土壤施用化肥过程中H离子过多聚集而逐渐形成的,主要是硫酸盐和磷酸盐的施用造成土壤盐基不平衡,致使土壤中的氢离子聚集,形成土壤酸化。
解决方法:碱性矿物调节:如生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沸石调节改良等;生物菌有机肥调节改良。
3、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是后天的盐碱化,是不平衡施肥和不合理的浇灌、耕作等造成的。特别是温室、大棚比较普遍和严重。例如大棚、温室里的土壤表面形成的白霜、青苔、绿苔、红球藻等都是次生盐渍化的表现。
解决方法: 施用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