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1/2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程序的根本要素(一)》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九十三中学 黄劲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VB程序设计初步》第三节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VB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常量和变量、表达式等根本要素和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学重点:
新课引入
同学们经过上两周的学****已初步接触过了VB程序,编写程序就好似我们写作文一样,每篇作文的组成都会有不同的词语、句子、段落,这是构成一篇作文的根本要素,而我们编写程序也一样,程序也是由一些根本要素所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程序的根本要素》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的兴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r = 1000
s = 3。14 * r * r
Print ”圆的面积是:”; s
End Sub
同学们试一试,看这段程序到底有什么作用?
学生观看程序,并考虑
通过简单的程序引入,使学生更易承受并理解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决个别学生的操作问题
任务一:学生上机运行程序,并总结程序的作用
学生自行体验程序的作用,增加感性认识
新课:程序的组成
总结程序的作用:计算圆的面积
问:程序的组成?(有五行)
在程序里面每一行我们称它为一个“语句”,:每个程序都是由假设干行语句所组成的.
学生听老师讲解,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划书)
明确相关概念
新课:赋值语句
但是大家看到,每一个语句的构造都不一样,意义也应该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r = 1000"是什么意思?
学生考虑,并答复老师的问题
解释:
“r = 1000"这个语句,在程序里我们称为“赋值语句”。中间的“=”不是数学上的等号,是赋值号。
问:在这里把什么赋给什么?
作用:把赋值号右边的数值赋给左边的r( 有方向性,从右往左)
学生考虑,并答复老师
通过设问,让学生认真考虑,调动积极性
问:在这个程序中还有哪个语句也是赋值语句呢?(s = * r * r)
学生观察,并考虑答复
通过观察、比照程序,启发学生的思维
新课:“常量"的概念
在这两个语句里,除了“=”外,还有什么组成?(r、1000、s、3。14 * r * r)
“1000"是什么?(圆的半径)
在计算的过程中,这个值会变化吗?
我们把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学生考虑,并答复
新课:“表达式”的概念
看第2个语句,右边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式子。这个式子在程序中是干什么用的?和数学上的一样吗?(意思一样,写法不同)有什么不同?(*号)。
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公式或式子,在VB里面称为“算术表达式”。
“3。14 * r * r”就是一个算术表达式,“*"是它的算术运算符,在VB里面还有其它的运算符号和我们数学上面所学的不一样,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请同学们考虑:
刚刚说过这是个赋值语句,在这里是把整个表达式直接赋给S呢?还是把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赋给S呢?
通过比照,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不同组成要素的理解
引入:变量
问:放在r里的值是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赋给它不同的值呢?
任务二:计算半径为2000的圆,如何修改程序?计算半径是3000、4000、5000的圆呢?
(学生上机试验,并进展总结,答复老师的提问)
进步学生动手才能,并加深理解
新课:变量的概念
变量:是一个存储单元,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取不同的值.(相当于一个碗,可盛放不同的东西)
问:程序中还有哪个是变量?(s)
通过比喻,方便学生理解
引入:变量名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答学生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任务三:计算圆的周长,如何修改程序?
(学生上机试验,并可让个别学生演示他们修改的程序)
新课:变量名和命名规那么
看下面这段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r = 1000
s = 2* * r
Print ”圆的周长是:"; s
End Sub
问:程序有没有错?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周长一般用C表示)
问:变量是否可以换不同的名字?
学生考虑答复
通过和数学上的使用****惯,过渡到变量名,帮助学生理解
老师巡堂指导,并解答学生上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任务四:尝试使用不同的变量名(A、3A、面积、Sub等)去试验程序。
(学生上机操作试验)
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总结规律
问:变量是否可以任意定?
变量名命名规那么:(课本 P33)
老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