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经管论坛参赛论文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分析及对中国启示
——07级公共事业管理
佟艳超文静
一、论文背景介绍
中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区性集资医疗模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盛行于全国,该制度当时以较低的费用投入满足了农民对于基本医疗卫生的需求。但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到户和土地分散经营后,合作医疗因失去了社区组织的依托而迅速解体。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和收入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基本健康保障制度,农民就医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论文背景介绍
1990~1999 ——卫生部
2002年约占中国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的卫生保障服务,而约占 85%的农村人口却只能享用不到1/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新华社
一、论文背景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于2003年起开始在全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运行的过程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下:
地方政府资金难以顺利到位
监管不力,定点医疗机构获利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难以满足农民就诊需要
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
二、论文结构介绍
1、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背景
2、日本、巴西、韩国医疗保障制度简介
3、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分析
4、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村“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1961年制定了全民必须参保的《医疗保险法》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强制性
主要由“雇员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两大支柱构成
资金来源包括个人交纳的保险费、政府的财政补助和保险费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
日本较高
巴西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以“家庭保健计划”为主,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制度为辅
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运营,联邦与州统一监管
保险医院分为高、中、初三个档次,满足不同病人需求
严格的就医转诊制度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韩国农村医疗保险模式
1963年韩国颁布《医疗保险法》
10%的贫困农民由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救助
医药资源基本上是由城市输向农村,城乡逐渐步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阶段
患者就医时,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必须是逐级转诊式的
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到农村服务两年,然后才能取得行医资格。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分析
1、政府公共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2、具有较为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3、严格的监管机制
4、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
5、充分体现了各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融资多元化
2、加快立法步伐,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3、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监管职权
4、加大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